你知道嗎,有些疾病也喜歡趁著夜晚“作妖”,讓人睡不好不說,還可能威脅生命健康。本期,專家告訴你哪些疾病容易在夜晚發作或者癥狀加重,并教你科學的應對措施。
1 過敏性哮喘夜晚加劇
60歲的馮阿姨得鼻炎已經5年了,每到換季的時候就發作。最近,春暖花開,她的鼻子又開始鬧情緒了,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半夜時還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的情況。就診后,發現馮阿姨的過敏性鼻炎已經發展為哮喘了。
記者了解到,夜晚的急診科總是特別繁忙,其中哮喘患者占了很大比例。“很多哮喘患者的病情會在夜間加重。這是因為,夜間氣溫較白天低,哮喘患者氣道遇到冷空氣會出現氣道反應性增高,從而誘發哮喘發作。另外,被褥、毛絨玩具、地毯、窗簾中的塵螨等過敏原也與哮喘夜晚發作有關。”自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張亮解釋說。
建議哮喘患者應多留意夜間癥狀,如有異常,及時就診,以便調整用藥方案。另外,睡在恒定的溫暖環境中可明顯降低夜間哮喘發作風險,增加室內濕度,或睡前喝杯白開水,有預防哮喘的作用。定期清潔居室也很重要。
2 急性膽囊炎常在半夜發作
“晚上和朋友聚餐時,多吃了些羊肉,又喝了點酒,半夜突然前心貼后背針扎一樣的疼痛,去醫院急診一檢查,是膽結石誘發膽囊炎。”說起這事,陳先生心有余悸。
“晚上的急診中,常會遇到急性膽囊炎患者,患者大都突發不適,表現為右上腹絞痛,并漸漸放射至右肩背疼痛,且伴發低熱。”張亮醫生說,“發病往往和晚餐暴飲暴食,吃得過于油膩有關。很多急性膽囊炎病人患有膽囊結石,一旦油膩食物吃多了,或吃得太撐,便會刺激膽囊大量分泌膽汁,并向外排出,此時,膽囊中的結石就可能被推至膽囊頸部,或嵌頓至膽囊管內,導致絞痛和感染,引起急性膽囊炎。”
規律進食是預防膽囊結石的關鍵,同時也要避免暴飲暴食。得了膽結石,要多吃能促進膽汁分泌及利膽的食物,如山楂、烏梅等。晚餐以清淡為主,避免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攝入。
3 心絞痛易夜間偷襲
夜間是冠心病患者發作心絞痛的高峰期,也易誘發猝死。張亮解釋說,“這可能是因為,夜間人的迷走神經興奮,容易引起冠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晚餐吃得比較豐盛、睡前情緒比較激動等,也常是心絞痛的誘因。有基礎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管內皮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夜間睡眠時,人的身體處于放松狀態,再加上夜間飲水較少,此時血小板黏附性增強、局部血流緩慢,血小板易于集聚而致血栓。”
冠心病患者,建議養成睡前喝杯白開水的習慣;睡前不要吃太飽,情緒平穩。
4 夜間憋醒嗆咳可能是心衰
65歲的張大爺患高血壓十多年了。最近,張大爺晚上睡覺不能像以前那樣躺平,經常睡夢中被憋醒,還會突然嗆咳,坐起片刻才能逐漸好轉。就診后,經檢查,張大爺是患了慢性心衰。
許多老年人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當心衰以呼吸道癥狀(心源性咳嗽)為主要表現時,常被誤認為是支氣管炎或哮喘發作。“有時,老人反復的刺激性咳嗽可能是心臟功能異常的表現,特別是夜間突然發作的劇烈嗆咳,更應重視。比如一些心衰的患者,常會出現肺淤血、肺水腫的狀態,尤其夜間平臥位時,回心血量增多,導致氣道阻力增加,會出現夜間陣發性的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銀川市中醫醫院心病科副主任醫師劉麗梅提醒說。
導致慢性心衰加重最常見的誘因是呼吸道感染。另外,心律失常、肺栓塞、貧血、腎功能惡化等原因都會導致心臟功能下降,加重心衰癥狀。
5 半夜憋尿小心暈厥
一天夜晚,小林(化名)睡得正香,突然被尿憋醒了,但他又不想離開溫暖的被窩,于是就想忍一忍。但是后來,實在憋不住,他就一骨碌爬起來往廁所跑。不料,剛小便完,就突然暈倒了。室友趕緊把他送到醫院急診。醫生分析說,從小林的情況來判斷,很可能是憋尿太久惹的禍,引起了排尿性暈厥。
“排尿性暈厥就是憋尿時間過長導致血壓升高,突然排尿會使腹壓驟降,血壓迅速回落,引起大腦供血不足,發生短暫性暈厥。”張亮醫生提醒,長時間憋尿對健康非常不利,夜晚有了尿意也應及時排空,排尿不要過急過猛。有排尿性暈厥病史的老年患者,可坐在馬桶上小便,降低暈厥后摔倒的風險。(記者劉威)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