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診11年,睡眠障礙診療中心門診量從一開始的年均幾千人次,飆升到了去年的近8萬人次。”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睡不著、睡不好已成為公共衛生問題。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昨天,浙大精中(杭州七院)“良好睡眠,健康同行”義診活動現場,不少市民趕來咨詢。
“睡不好覺,在某些情況下也是一種病。”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副院長毛洪京認為,睡得好是健康的標志,睡不好可能是疾病的征象,除直接影響情緒外,還會間接誘發各類心腦血管、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疾病,甚至癌癥等。
睡眠被剝奪,40歲以下患者占比近半
2011年,杭州市睡眠障礙診療中心落戶浙大精中(杭州七院)。
失眠、嗜睡、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發作性睡病等,是近年來杭州市睡眠障礙診療中心接診最多的問題。
“去年門診量達近8萬人次,說明百姓對于睡眠障礙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毛洪京感觸很深,以往大家睡不好覺,通常不會想到去醫院看看,如今因為睡眠問題主動來求醫的患者正逐年增加。
根據浙大精中(杭州七院)近年來的數據統計,睡眠障礙診療中心接診的患者出現了幾個新特點——
“就診人群年輕化。以往就診患者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如今,40歲以下的睡眠障礙患者占比40%—50%,其中青少年患者又占了三成。”毛洪京提到,年輕人學業壓力大,加上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社交活動增加等,導致睡眠被剝奪,出現睡眠障礙者越來越多。
此外,失眠后伴有焦慮、抑郁情緒的患者數量也在增加,一半失眠患者存在焦慮情緒,1/4患者伴有抑郁癥狀,剩下的1/4患者存在藥源性失眠等問題。
“隨著對睡眠的關注,不規范使用藥物,導致出現睡眠問題的患者比例有所增加。青少年嗜睡、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患者也多了。”毛洪京總結。
睡不著睡不好
別長期服用褪黑素
睡眠障礙反復發作,會帶來強烈的軀體不適,引發各種疾病。浙大精中(杭州七院)醫學睡眠科主任余正和提醒,當失眠癥狀每周出現三次、持續一個月,就應該及時入院就醫。最近,他一直在跟蹤治療一位被失眠困擾的二孩媽媽。
36歲的錢女士是一名企業高管,九年前生完二孩后,她開始出現入睡困難。晚上睡不著,白天做什么都無精打采。
“當時,她吃了很多保健品和藥物,斷斷續續治療,但失眠問題一直沒有好轉。夜間只能淺睡兩三個小時,到我這里來看病時,癥狀已經很嚴重。每天一到晚上就害怕,還出現了心慌胸悶,甚至驚恐發作。”余正和檢查評估后,確診錢女士患上了慢性失眠,建議她參加為期六周的團體認知行為治療,通過每周一次線下團體治療,改變錯誤的行為方式,同時配合服用安眠藥來改善失眠。
“這樣的女患者很多,因為前期沒有規范連續治療,加上生育后激素水平波動,導致疾病進展。”余正和提到,去年,共有1100人次參與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治標”又‘治本’。
如何保持良好睡眠?余正和呼吁大家一定要規律作息,在固定時間睡覺、起床,避免飲用濃茶、咖啡。疫情期間,尤其要調整心態,適當運動。失眠的人不建議午睡,運動盡量在睡前4小時完成。
“生活中,許多人沒有把慢性失眠當回事,其實,只要失眠影響到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就應該入院就醫。”也有患者長期自行服用褪黑素,余正和提醒,褪黑素屬于內源性生物激素,雖然可以調節睡眠節律,適合夜班工作者倒時差,但只能短期服用三五天。“長期服用褪黑素,會擾亂人體本身褪黑素的釋放,還會影響女性內分泌,導致月經紊亂、停止排卵等。”(記者 柴悅穎 通訊員 李彬)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