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徐州市中小學課后服務在自愿參與的前提下實現全覆蓋,至今已一個多月。近日,記者在實地走訪課后服務的開展情況中,發現有學校為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在課后服務延長時間內安排一次簡單的加餐,為學生補充能量。
徐師一附小
溫馨小“食”光
10月12日下午4:20,徐師一附小的校園里響起悠揚樂曲,孩子們下午最后一節課結束了。接下來豐富的校本課程、社團活動等課后服務正等待著他們。
在第一批學生放學后,四年級(2)班班主任祝雪冰匆匆趕到教室,拿出一個貼有小“食”光字樣的儲存盒擺在講臺上,教室里也瞬間熱鬧起來,“耶!”“你今天吃什么?”“我帶了一塊面包。”“我帶的是水果。”……還有的同學用期盼的眼光看著老師。
記者看到儲存盒里擺放著一個個標有小“食”光的布袋子。“喊到名字的同學,上來拿你的點心袋。記住了,加餐前請同學們自覺洗手,吃完零食記得將垃圾袋投入垃圾桶。”接過小袋子,同學們掏出濕巾紙擦手后,拿出食物開心地吃起來。
這就是深受學生喜歡的溫馨小“食”光加餐時刻。國慶假期后,一至二年級在每天15:35—15:45安排了一次加餐;三至六年級在16:20—16:30安排了一次加餐,而加餐食物由同學們從家中自帶。在四年級(2)班的教室內。記者看到同學們小“食”光的布袋子里擺放了三件物品,分別是一樣食品、一包濕巾紙和一個垃圾袋。攜帶的食品不僅有面包、餅干、蛋撻,還有水果等。“這個時間孩子們都餓了,吃得都可香了。”祝老師一邊叮囑著學生“要細嚼慢咽”,一邊細心注意著孩子們的反饋。
攜帶食品種類有要求
“同學用來攜帶食物的小袋子是學校統一配發的,而且為了防止混淆,每個小袋子上都寫有孩子的入學年份、班級和姓名。”徐師一附小一年級(4)班班主任袁方告訴記者,每天早上學生到班級后,第一時間將食品存放在專用食品收納箱內,由值勤班長檢查是否符合要求,以免有孩子過早食用影響中午正餐。
記者看到同學們手中的布袋子,設計很有特色不僅帶有徐師一附小的LOGO,還印有小“食”光字樣。袁方告訴記者,小“食”光有著特殊的意義。“小”:指準備的食品不宜多,不能影響晚上的正餐;“食”:指有益健康的小食品、小點心等;“光”:指要吃完不浪費,要保持光潔衛生。對于同學們攜帶的食品種類也有明確要求,鼓勵同學攜帶獨立包裝的點心、面包、蛋糕等,禁止攜帶飲料、牛奶、膨化食品、散裝零碎食品。另一方面從食品衛生和安全的角度考慮,同學之間不得相互分享食物。
徐師一附小副校長張毅說,“雙減”政策落地后的首個學期,課后服務延長了學生在校時間,學生每天在校鍛煉時間也變長,適當的加餐對于孩子的健康來說格外重要。通過這幾天的觀察,發現有了小“食”光的溫馨服務,延時班的孩子們能夠更加有精神、有活力地度過愉快的學習時光。另外,經過這段時期的探索,學校還將及時調整課后延時服務實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真正把“雙減”落到實處,做到減“負”不減“質”。
民主路小學
延時服務“加油站”
記者注意到,不僅徐師一附小在課后服務延長時間段給同學們加餐,徐州市民主路小學為了解決很多學生下午4點多會有饑餓感的問題,在十一假期之后也正式啟動了民主路小學延時服務“加油站”。“加油站”是指參加延時服務的學生,每天可以帶來少量食品,下午統一時間進行加餐,為學習助力,為身體“加油”!
在民主路小學二(5)班教室,記者用鏡頭記錄了一段學生愉快的加餐時光。
“真好吃!”學生趙建屹大口吃著手中的面包,小嘴涂滿了巧克立醬。看到記者的攝像鏡頭,他開心地向記者展示他的加餐食物,并大聲說道:“我今天吃的是巧克力夾心面包。”“我今天的加餐點心是曲奇餅干。”學生鞏姝含也開心地稱,她很喜歡這個加餐時間,媽媽每天都會給她準備不同的點心。
“三不”“三要”原則
“一二年級的學生都是低年級的孩子,以往放學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吃一些食物補充能量。而現在課后服務延長在校時間,孩子們餓我們理解。因此學校在通過前期的調研后,征求家長意見,在課后服務延長時間段內,增加‘簡餐時間’。”二(5)班班主任殷延沖告訴記者,因為是加餐,為了不影響晚餐,所以孩子只能帶兩到三個小面包、小蛋糕或者切片面包,不要帶薯片等零食,不要帶奶、飲料,學校有溫水,可供飲用;其次,不交換。考慮到食品安全,孩子就吃自己帶的加餐;第三是不亂扔。吃完的包裝袋,同學們輪流擔任值日生,統一把垃圾扔進垃圾袋,進行清理。
殷老師稱,除了有“三不”原則之外,還有“三要”原則。即要裝袋、要進箱、要自控。所謂的要進箱是指,早晨進班后,由班主任安排的食品管理員,幫助同學們把帶來的食品有序地放進收納箱里,下午學校正常放學時間后,再由食品管理員指揮大家有序地把自己的食物拿走,在指定時間,由老師看護食用。
民主路小學大隊輔導員楊帆告訴記者,“加油站”既給孩子身體加油,緩解饑餓感,同時也培養孩子的自控力,為了更好地享受大家一起短暫的加油“食光”,要先鼓勵學生學會遵守規則。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同時也希望家長朋友和學校一起攜手,共同助力學子成人、成才。
家長點贊
孩子不餓肚子,又能寫完作業,回家里的任務就是“玩”
為了解決孩子們課后延時服務的饑餓感,學校推出的一些舉措也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家長孫女士說,孩子是民主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自從十一假期之后,她每天都給孩子準備加餐食物,而且老師還特別貼心地提示家長,不要給孩子帶“高大上”的甜點等食物,避免孩子形成攀比的心態。現在孩子不餓肚子,又能在學校輕松寫完作業,回家里的任務就是“玩”。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市區還有一些學校也正在面向家長征集下午加餐的意向。切實解決課后服務帶來“餓”的問題。
為了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提高課后服務質量、進一步減輕家長負擔,有學校推出勞動教育等特色課程,實行分層作業、智慧作業,為“學困生”提供專業干預,同時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晚餐。可以看出,為了讓學生走上正常的教育軌道,各學校都在努力探索,不斷完善課后服務。(記者:李小委 秦媛)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