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疫情的影響,以及自身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原因,我市多家教育培訓機構關停。記者今日從思明區法院獲悉,目前已受理教育培訓合同案件近30件,一批家長遭遇“退費難”。
預判到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可能發生類似糾紛,思明區法院迅速行動,強化風險預警和訴源治理工作,出臺應對方案、進行司法大數據分析、召開專業法官會議明確裁判尺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既是回應群眾的司法需求,幫助消費者理性高效維權;同時也是貫徹新政,規范教培機構的經營,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
聚焦訴前協調聯動,提前介入提供司法服務
8月24日,一場訴前溝通協調會在思明區法院召開。教培機構的學員家長代表、代理律師,還有來自區教育局、區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參會。會上除了通報近年來同類教育培訓案件的審理情況,提出現階段糾紛化解意見,還為家長代表提供訴訟指導。
思明區法院“全流程治理”的訴源治理工作機制發揮了大作用。聚焦訴前聯動,該院在“雙減”政策出臺后,及時會同相關部門召開座談會,出臺了風險防范及應對處置方案。審判業務部門和訴源治理中心協同配合,為涉“雙減”政策的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案件開通“綠色通道”,并提前介入糾紛化解工作,精準提供司法服務。
推廣示范性訴訟,有效促進裁判尺度統一
訴源治理延伸至訴訟環節,思明區法院采用示范性訴訟,更高效地實現“案結事了”。據介紹,這類案件雖然牽涉人數眾多,但案件的情況和訴求大多相似。因此,在訴訟中,法官引導當事人選定代表案件審理,指引其他正在立案或者尚在觀望的當事人參照示范案例調解解決,法院再持續跟蹤落實履行情況,大大節省了學員家長訴訟維權的時間成本。
統計顯示,2017年至2020年底,思明區法院累計受理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案件571件,涉案金額近518萬元,糾紛群體性特征顯著,社會關注度高。基于這些審判經驗,思明區法院參與完成了《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案件司法大數據分析報告(2017.1.1-2020.10.31)》。在調研全國類似案件的生效裁判的基礎上,思明區法院召開了專業法官會議20余次,統一教育培訓合同糾紛的裁判尺度,制定裁判指引。
【以案說法】
遭遇教培機構關門跑路該怎么辦?結合個案情況,思明區法院判決明確了退費時公司股東、特許經營人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保障了學員合法權益的實現,也為解決其他同類糾紛提供了參考。
培訓機構混同收款
公司股東須擔責
2019年間,思明區法院審結了大批學生家長訴白金漢學校等合同糾紛系列案件共176件。白金漢學校是經營多年的知名連鎖培訓機構,許多學生家長向白金漢學校、肯思公司預先繳納培訓費用,參加英語培訓,后因白金漢學校、肯思公司出現內部經營問題導致停課引發退款糾紛。
審理過程中,法院發現,家長們提供的合同、繳費憑證、落款用章、合同標志存在差異,提供服務的合同主體究竟是白金漢學校還是肯思公司?經查,白金漢學校與肯思公司公章交叉混用,賬戶混同收款,對外以“白金漢·肯思青少兒英語”名義合并宣傳,難以排除肯思公司借白金漢學校的資質共同從事英語培訓的可能,因此判決認定白金漢學校、肯思公司應共同退還培訓費用。
學生家長提交的銀行轉賬明細等大量證據,進一步印證肯思公司與其控股股東兼法定代表人潘某存在大量資金往來,由于潘某未到庭應訴,未對資金往來的合法性進行說明,法院認定肯思公司與潘某財產混同,判令潘某對肯思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加盟商違約跑路
特許經營人應擔監管之責
2020年,廈門英迪潘頓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因拖欠租金及物業管理費,授課場地被房東收回,無法繼續開課。大批學生家長起訴要求退還剩余培訓費。
家長們表示,他們選擇這家培訓機構,是沖著“Play ABC”“番茄田”的牌子。后來發現,上海精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Play ABC”“番茄田”商標的所有權人和特許人,而上海精月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又是上海精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所以一并起訴作為被告。起訴的家長們均認為,這3家公司有責任把剩余的課程費用退還給學員。
思明區法院審理認為,“Play ABC”“番茄田”商標所有人為上海精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以“Play ABC”“番茄田”的教育品牌在全國范圍內招募加盟商,而英迪潘頓公司長期以“Play ABC”“番茄田”商標的名義對外招生,雙方存在商業特許經營合同關系。消費者因認識和信賴商標報名參加培訓,特許人負有監管責任,思明區法院酌定特許人精橋公司在10%的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此外,上海精月公司是精橋公司的唯一股東,未能提交證據證明精橋公司財產獨立于股東的財產,所以精月公司也應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法官支招】
如何降低風險避免糾紛?
1.選擇正規機構
選擇教育培訓機構前,可以通過企查查、天眼查、裁判文書公開網、媒體報道等充分了解經營者情況。應注意教育培訓機構的合規性,如是否具備《營業執照》《辦學許可證》等,是否被教育主管機關列入黑名單或正在接受處罰,是否存在不良的經營記錄或大量消費者投訴,硬件設施條件是否完備。
2.謹慎簽約交費
簽署教育培訓合同前要核對簽約主體是否與營業執照一致。協議中關于合同期限、雙方權利義務、免責條款、退款條件、違約條款等內容要仔細閱讀。教育培訓機構的口頭承諾或宣傳要落實到書面合同中,或是有意識地保留宣傳材料作為佐證。
繳納學費時,要注意教育培訓機構的收款賬戶是自身賬戶還是第三方賬戶,謹慎向第三方賬戶支付學費,并應盡量保留教育培訓機構指定繳費賬戶的書面或聊天信息,保留繳費憑證或電子支付憑證等作為證據留存。
根據相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三個月的費用。家長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避免預繳過高的學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做好證據收集
一旦發生糾紛需要通過訴訟維權時,注意收集整理證據材料。保留合同、繳費票據和宣傳手冊等書面材料原件,同時還要保存好繳款記錄或者轉賬憑證,上述材料都將成為訴訟中的重要證據。若需追加教育培訓機構的股東責任、特許經營人的責任,更需要具備充分證明財產混同的銀行流水明細、存在特許經營許可等的證據,才能獲得法院支持(記者 彭菲 見習記者 江乙平 通訊員 思法)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