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試點建設已于近日全面啟動。本次試點選取5個老舊小區進行海綿化改造,探索滿足空間要求、養護成本低的新型海綿設施,打造老城區海綿化改造的實施方案和樣板工程。記者從南京市建委了解到,今年的改造計劃將于年底前完成,可惠及居民近萬人。
打造會“呼吸”的雨水花園 目前,位于秦淮區的崗虹苑小區正在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外立面已全部落架。“這次改造除了常規內容外,還將打造生態停車位和下沉式雨水花園。”建設單位現場負責人介紹,在整治過程中,將把“海綿理念”融入其中。 小區西側圍墻邊新增的停車區域,已經鋪設了一部分生態植草磚。圍墻邊一排水杉郁郁蔥蔥,此處整治后將變為小廣場,并用彩色透水瀝青鋪裝健身綠道。項目負責人介紹,改造將重新整合現有的游園區域,改為下沉式綠地空間,結合雨落水管斷接技術,收集、儲存雨水澆灌周邊綠地,打造一座會“呼吸”的雨水花園。
在開放空間設置下凹式綠地 作為密集型居住區,鼓樓區建寧路南側的五所村小區硬質鋪裝量大,缺乏公共活動廣場綠地,可集中利用的綠地較少。于是在設計時,設計單位提出增加硬質鋪裝的透水性,并結合現有綠地合理布置海綿設施。 路面改為透水瀝青,步道用上透水磚,停車位鋪上植草磚……加上多種類透水鋪裝后,未來這里的雨水將有更多的緩降空間,被一層層“海綿”吸收。此外,改造還將利用開放空間打造下凹式綠地,承接和貯存雨水,達到減少徑流外排的作用。
雨水花箱上可種植植物 在杏聚村的海綿化改造深化設計方案中,除常規人行道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外,還準備增加屋面種植盒、裝配式雨水花箱等,配置一個總量約50立方米的調蓄池。雨水花箱、雨水桶點綴在小區內,與外墻落水管相連。雨水花箱上面種植植物,下面設計過濾器、排氣孔和出水管,單個蓄水量約為300升,這樣既承接了屋面雨水,延遲了雨水集中排放造成的管網壓力,也避免了小區大動“手術”,增加了綠化。
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除了崗虹苑、五所村、杏聚村,被納入海綿化改造試點的老舊小區還有建鄴區東升沿一小區和健園小區。南京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老舊小區海綿化試點改造將靈活運用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高位花壇、透水鋪裝等海綿設施,促進雨水的自然滲蓄和凈化,減少面源污染,呈現老舊小區的海綿化改造特點,改造計劃將于年底完成。
推薦閱讀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