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最近臺風頻頻登陸,許多地方都是下大暴雨,城市內隨處可見內澇的積水路段。當我們開著車路過一些比較深的積水路段,還在感嘆難怪要交車船稅時,突然汽車就熄火趴窩了,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這種問題想必大家都遇到過。那么不知大家有沒有思考過,新能源車和傳統油車相比,遇到這種情況誰更容易趴窩呢?
傳統的油車對于積水路面的最大弱點就是進氣口,也就是發動機吸入空氣的地方,只要水位過高,水一旦進入發動機,就會造成發動機熄火導致車輛在積水路面趴窩,而且這種情況不能在熄火后再次重啟發動機,否則會對發動機造成極大的損傷,甚至有可能讓發動機徹底報廢。此外,積水還會影響排氣管的排放,從而導致發動機熄火車輛趴窩。
當然,越野車由于有涉水喉的存在,抬高了進氣口高度,在涉水性上要比家用車好很多。
新能源汽車相比之下對于內澇的積水路段就沒那么容易趴窩。由于新能源汽車是通過電池產生動力的,新能源汽車的結構相對封閉,而且關鍵部位還會有防水的處理要求。根據國標《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相關的規定,整車防水等級要達到IP67級,動力電池包要求更高,要達到IP68。這是什么概念呢,純電動汽車IP67等級:要求整車在深達1米的水中,30分鐘車輛不受影響,電池包達到IP68級別則要求在深度超過1米的水中,持續浸泡不受影響。
總體看下來新能源汽車比傳統燃油車更不容易在積水路段趴窩。那是不是說新能源汽車在積水路段就不會趴窩呢?答案是否定的,隨著使用的時間增加,車身的密封性和防水性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損耗或者老化,對于車內零件的保護也大不如新車的標準。而且新能源車進水的危害比傳統燃油車進水的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混動新能源車可不可以結合兩者的優點呢?混動的新能源車結構更為復雜,且同樣擁有發動機需要進氣做工,在防水性上也不會比傳統燃油車好到哪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積水路段,最好的選擇就是繞路,涉水通過不僅有趴窩在水中的風險,還會對駕駛員的人身安全產生危險。不知道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