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汽車12月7日報道
在經歷了兩次下調后,2100萬的全年車市銷量目標,不能再低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了促進汽車消費,國家已于今年5月31日發布了600億的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政策,該政策將惠及約870多萬輛燃油乘用車。截至目前(6月1日—11月10日),已有符合條件的652.3萬輛燃油乘用車減征車購稅397.5億元,這意味著還有約218萬輛符合條件的燃油乘用車“待上車”。
隨著購置稅減半政策進入最后的倒計時23天,車市的年底沖刺現狀如何?當超四成經銷商出現閉店現象、超七成以上經銷商無法完成銷量任務,經銷商能否扛過這個“寒冬”?“以價換量”難挽汽車消費信心,購置稅減半政策能否延續?
為此,網易汽車采訪了數家汽車經銷商及行業協會負責人,以期揭開疫情下國內車市面臨的真實境況。
經銷商受疫情封控影響較大 到店率已不足兩成
“今年年底真的要不好過嘍。”
通過走訪發現,受疫情影響,目前北京的多數經銷商暫時閉店或僅安排值班人員留守,尚在營業的經銷商店面也十分冷清,據銷售人員表示,目前的到店率大概只有年中的兩成左右。
為此,很多經銷商選擇了“以價換量”。
以豪華品牌為例,像華晨寶馬的X3最高優惠7.5萬,3系長軸距版最高優惠在5萬左右, 奧迪A6L( 參數丨 圖片)的最高優惠能到11萬, 奧迪Q5最高優惠接近10萬元,另外像 奔馳C級、 奔馳E級也都有一定的優惠幅度,同時優惠之后的部分車型也將進入購置稅減半政策的范圍內,就目前而言,主銷車型的優惠力度基本維持在8折-85折左右。
而身處二線豪華品牌陣營的雷克薩斯,也出現了價格松動,盡管在年中時就已有“降價”的苗頭,但年底的表現顯然更為明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雷克薩斯ES,以貸款或置換等方式購車,最高可以有接近4萬的優惠。
這里需要提到的一點是,今年前10個月,雷克薩斯的累計銷量為15.6萬輛,同比下滑17.67%,這也是雷克薩斯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首次出現如此明顯的銷量下滑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主銷產品較為單一,只能依靠ES車系來走量,這在競爭激烈的當下,顯然是不夠的。因此,與其說是年底沖量,不如說借年底收官之際,減小年度銷量同比下滑的比例。
合資品牌的情況亦然,相比網易汽車年中走訪經銷商所搜集的優惠力度,年底這波力度更大了一些,熱門車型像CR-V、 途觀L、 邁騰等又增加了2000-3000元的降幅,同時像年中上市的 攬境,如今也有了3.5萬的優惠。
而與豪華和合資品牌在年末放優惠、搶份額不同,自主品牌相對要平穩的多,整體給出的優惠力度和年中并沒有太多的差距,比如吉利汽車的部分車型,除享受購置稅補貼外,新購車型也只有2000左右的優惠。
這正是得益于自主品牌在綜合競爭力上的不斷提升?;乜唇衲?月份的銷量,自主品牌市占率繼今年4月之后,第二次突破50%,究其原因,主要是隨著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加速,自主品牌在技術和產品競爭力上不斷突破,敢于和跨國品牌掰手腕,通過較強的產品力和更務實的定價,牢牢抓穩了市場。
從網易汽車走訪的北京經銷商來看,經銷商受疫情管控影響較為明顯,為此,目前豪華和合資品牌給出的優惠力度相對較高,自主品牌相對較穩,經銷商希望通過推出大幅優惠來快速消化庫存,讓手里存有一定的現金流,畢竟距離年底還有最后的23天,希望別讓年尾的數據“涼意”太重。
疫情管控成汽車市場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濃濃的車市“寒意”不僅籠罩了北京,也蔓延到了國內的很多城市。
11月(1日—20日)各省市銷量匯總 | |||
省市名稱 | 銷量(輛) | 環比 | 同比 |
廣東省 | 148,577 | -15.2% | -29.1% |
浙江省 | 120,621 | 4.9% | -9.6% |
江蘇省 | 107,156 | -5.5% | -14.1% |
山東省 | 72,679 | -12.3% | -35.0% |
上海市 | 65,477 | 9.4% | 18.8% |
四川省 | 62,620 | 10.4% | -9.1% |
安徽省 | 42,463 | 4.9% | -15.0% |
河南省 | 38,981 | 12.4% | -58.0% |
湖北省 | 36,623 | -1.3% | -33.2% |
湖南省 | 33,384 | -13.0% | -37.9% |
福建省 | 32,862 | -8.1% | -26.6% |
河北省 | 32,380 | -39.8% | -54.0% |
北京市 | 31,437 | -3.4% | -18.8% |
陜西省 | 31,412 | 15.2% | -25.4% |
云南省 | 28.893 | -1.0% | -22.5%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28.334 | -3.6% | -24.1% |
江西省 | 27,736 | -4.9% | -17.4% |
遼寧省 | 27,378 | 8.2% | -9.4% |
天津市 | 24,248 | 28.8% | -7.5% |
貴州省 | 23,316 | 8.1% | -25.4% |
山西省 | 20,541 | 16.1% | -38.6% |
吉林省 | 16,497 | 7.6% | -11.0% |
黑龍江省 | 14,648 | 13.7% | -14.2% |
重慶市 | 12,300 | -45.2% | -58.0% |
內蒙古自治區 | 10,713 | 68.3% | -48.9% |
海南省 | 10,344 | 8.1% | -40.9% |
甘肅省 | 5,970 | 4.4% | -52.5%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5,522 | 670.2% | 8.1%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462 | 20.6% | -98.1% |
青海省 | 329 | -67.4% | -91.1% |
西藏自治區 | 219 | 236.9% | -92.9% |
網易汽車 |
點擊查看更多車型
從該表格不難看出,進入11月份(11月1日—20日),疫情較為嚴重的省份,例如廣東、山東、湖南、河北、北京、重慶、青海等,新車銷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在這些地區中,有很多都是重要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大省,因此對于整個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疫情打亂了經銷商年底沖擊年度銷量目標的計劃,也讓店面的客流出現了斷崖式下滑。
據統計,受疫情及管控影響,全國有41.2%的經銷商出現閉店現象,多數閉店時間在兩周以上;有73%的經銷商無法完成銷量任務,其中61.1%的經銷商任務完成率不足80%。
與此同時,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以下簡稱“全聯車商”)也對北京、山東、廣東、湖南等15省市地區的近百家經銷商集團和4S店的經營情況進行了抽樣調研。
從營收層面來看,截至三季度末,超過半數的4S店處于虧損狀態,虧損100萬元以內的門店占比為27%,虧損100萬元至500萬元的門店占比為18%,還有10%左右的門店虧損數額在500萬元以上。
即便是體量更為強大的經銷商集團也沒能幸免。從調研情況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幾乎所有的經銷商集團經營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出現虧損的經銷商集團超過50%,部分企業出現嚴重虧損,超過半數的企業反映資金鏈面臨嚴重壓力。
全聯車商秘書長邢海濤表示,從來沒有這么多的會員和經銷商集團向商會反映企業經營面臨如此嚴重的困難和問題。
疫情管控,已經成為國內汽車零售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對此,流通協會預估11月乘用車銷量預計會在170萬輛左右,參考2020年11月和2021年11月的同期數據,分別為208萬輛和182萬輛。
這也讓多數經銷商給出了“12月市場較為悲觀,車市很難再現往年年底熱度,出現翹尾行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的判斷。
今年乘用車整體銷量有望與去年持平
那么,今年的車市真的只能用“悲觀”二字來形容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先從整體車市來看,5月31日,財政部聯合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公布了有關600億購置稅減免政策具體實施細則,這被看做是車市一大利好。
在政策實施后的當月,汽車市場就止住了連續數月的下滑曲線,6月乘用車銷量達到22.2萬輛,同比增長41.2%。同時,根據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數據顯示,6月1日—11月10日,2.0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銷量約652.3萬輛,相比政策實施前5個月,環比增長20.6%。
得益于此,今年1-10月,我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為1695.2萬輛,同比增長2.7%。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預測,今年全年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預計將達到2100萬輛的規模,有望與去年持平(2021年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累計銷量2014.6萬輛)。
這里需要提到的一點是,在整體車市出現下滑趨勢的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表現尤為亮眼。
數據統計,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今年已經保持了連續10個月的同比正增長態勢。即使是在中國車市整體下滑的3月至5月,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依舊能夠實現137.6%、78.5%和91.2%的大幅增長。
這其中,比亞迪、長安、廣汽埃安等一眾中國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突圍,更是讓中國品牌的崛起之路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而對于經銷商和車企來說,盡管疫情管控讓大家“很受傷”,但并沒有影響“年底沖量”的決心。
以小蔣所在的寶馬4S店為例,“我們盡量的把能給的優惠都給到客戶,像X3 30i的領先型和尊享型,裸車基本能做到85折,還有BMW i3,現在基本接近75折。算是最近3年來,我們能給出的最大的優惠了。”
雷克薩斯4S店銷售人員盡管沒有正面回應現在購買ES的優惠政策,但通過其透露的信息推算,現在購買ES的優惠區間大概在3-4萬左右,除此給到價格誠意外,考慮到疫情期間用戶不方便出門看車,店里還可提供上門試駕服務。
而為了確保疫情封控期間的產能供給,很多車企也啟動了封閉駐場式生產策略。
目前,神龍汽車武漢工廠嚴格落實閉環管理,目前1100名員工駐廠封閉生產;11月23日以來,東風乘用車工廠2300名員工封閉駐場;至11月20日,廣汽集團在番禺投資企業約3800人、在從化明珠工業園投資企業約700人駐廠辦公和生產;東風日產自10月17日也啟動了留宿生產策略,目前廣州花都工廠平均每天下線車輛1500臺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紛至沓來的“限時保價”政策也引發了一輪關注,原因無它,“助跑”新能源產業發展多年的“國補”將在明年正式取消,同時受制于電池等原材料價格上揚等影響,使得大部分新能源車的價格將隨之上漲,為此,包括比亞迪、AION埃安、吉利、飛凡、小鵬、嵐圖、五菱新能源等在內的眾多車企都開始陸續推出4800元-12600元(含插電混合動力車型補貼)不等的“限時保價”政策。
這樣做既能激勵用戶提前下單,為年末的新能源車銷量實現“翹尾”增添一些助力,又能幫助用戶繼續享受“國補”福利,可謂是一舉兩得。
購置稅減半政策延期呼聲漸強
汽車消費信心的恢復需要一個很長過程,僅僅依靠車企和經銷商通過以價換量的方式來拉動銷量的增長,作用有限,因此,還需通過政策的持續發力,才能讓國內車市重回正軌。
此前,相關部門已經明確將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續實施至2023年12月31日,那么,作為體量更廣的燃油車市場,還有機會繼續享受購置稅減免政策的福利嗎?
關注股市的人或許有注意到,11月30日,A股汽車股掀漲停潮,安凱客車、一汽解放、江淮汽車、長安汽車紛紛漲停,成為疫情以來少見的景觀。
而掀起這波漲潮的“幕后推手”,正是一條尚未確認的信息:2023年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政策或將延期。
為什么市場會對這個尚未明確的政策產生如此大的反應?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組數據:
截至目前,我國共實行了三次購置稅減半政策: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間,我國對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按5%征收車輛購置稅政策;2010年,購置稅減征政策延期,但將購置稅從5%提至7.5%;2011年恢復至10%。受該政策影響,2009年,我國新車銷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我國再次對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征收5%的車輛購置稅;2017年購置稅減征政策延期,將購置稅從5%提升至7.5%;2018年恢復至10%。受該政策影響,2016年,我國新車銷量突破2500萬輛,同比增長13.7%。
2022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我國對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在政策實施后的當月,汽車市場就止住了連續數月的下滑曲線,6月乘用車銷量達到22.2萬輛,同比增長41.2%。
事實證明,三次購置稅減半政策的推出,對于車市銷量增長的推動作用是明顯的,如果按照此前兩次購置稅減征的邏輯,2023年確有可能對購置稅減半政策進行延期。
為此,各行業協會、車企及經銷商也都陸續在為該政策的延期發聲。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負責人告訴網易汽車,作為此前6月份購置稅減半政策的主要推動部門,協會已經基于現在的經濟情況,向上級提交了延續購置稅減半政策的提議。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政策的延續,是對疫情下車市消費疲軟態勢的一種有效激勵和刺激,是對沖消費購買力不足的好辦法,可以促進消費換購升級和燃油車市場可持續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呼吁,繼續執行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政策或征收7.5%燃油車購置稅,以推動政策平穩退出。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提出,相關部門應重視今年年底到期的部分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平穩過渡,否則車市銷量大概率會在明年第一季度出現30%-40%的下滑。
經銷商對于購置稅減半政策的期待更加明顯,根據流通協會的經銷商問卷調查顯示,多數經銷商希望政府可以延續2022年的購置稅減半政策,并且擴大受益面,覆蓋到全部乘用車。
“還是希望能有一波短期的、更有力的政策刺激,包括貸款的利好,畢竟很多客戶的預算都在收緊,就算我們能給出最大的讓利,但效果也不是很明顯了。其實不用太長的時間,有幾個月就好,把能用的優惠舉措都加上,可能還能再拉動一下,保證一個穩定性的發展?!北本┠橙障岛腺Y品牌的經銷商經理告訴網易汽車。
結尾:
近日,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提出,要深挖市場潛能擴大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汽車消費,落實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階段性減半征收購置稅、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延續等優惠政策。
結合當下的市場形勢以及各界的呼聲來看,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延期確實不失為挽救市場頹勢的最佳方案之一,但仍需有關部門綜合評定后,才能最終敲定。
在網易汽車看來,隨著疫情政策的不斷放開,社會各界也將陸續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地方政府可借此出臺一系列現金補貼、租金減緩、發放購車券等促消費政策,主機廠可以對經銷商的銷量任務目標進行適度調整,減少經銷商庫存及資金上的壓力,只有各界共同努力,才能盡快讓車市重回正軌。
冬天總會到來,但冬天總會過去。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