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特斯拉單車利潤是豐田8倍的新聞在網上引起了熱議。要知道,豐田的利潤可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存在,在一定層面上,豐田就代表了燃油車陣營,而特斯拉則代表了新能源汽車。
根據特斯拉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在第三季度特斯拉零利潤達到了32.9億美元,其銷量為34.4萬輛,平均每輛車的凈利潤達到了9570美元。而豐田雖然在第三季度全球銷量達到了262萬輛,是特斯拉的7.6倍,但凈利潤也才31.5億美元,平均每輛車的凈利潤僅為1200美元。
換句話說,特斯拉每賣一輛車所賺到的利潤,豐田需要賣8輛車才能達到。盡管特斯拉在單車利潤上被認為在行業領先,甚至領先于奔馳,但豐田與其差距如此之大,也不得不讓人感嘆,純電動汽車背后的毛利率到底是有多高。
【資料圖】
有趣的是,豐田掌門人豐田章男還多次在公開場合抨擊純電動汽車,認為純電動汽車就是“偽新能源”。看到特斯拉靠著純電動汽車如此賺錢,不知道豐田章男的內心會怎樣想,是否還會繼續嘴硬唱衰純電動汽車呢?
不過,也并非所有新能源汽車品牌都像特斯拉一樣賺錢。就比如國內的新勢力品牌,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蔚小理”,它們每買一輛車反倒還會虧錢。有機構統計,小鵬汽車現在每售出一臺新車,就要虧損9889元,蔚來汽車更嚴重,單車虧損達到了15290元。
讓人不禁想,同樣是新能源汽車品牌,為何特斯拉就能從中大賺特賺,而小鵬和蔚來卻一直在虧著賣車呢?特別是蔚來汽車,在2019年甚至一度到了破產的邊緣。
雖然現在的特斯拉是汽車行業的“印鈔機”,但它同樣經歷了漫長的虧損階段。馬斯克早在2004年就投資特斯拉,直到2020年特斯拉才開始真正賺錢。不難看出,新勢力車企想要從虧損到盈利,都需要一個過程。
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品牌大多都是2015年以后才成立,對于一家全新品牌來說,前期的技術投入、產能基地的建設、線下門店的建設等都必不可少,再加上還要對外造勢以提升知名度,每一項都是要靠著不斷的砸錢才能實現。在此背景下想要盈利,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另外,領先的造車技術也是特斯拉利潤高漲的原因之一。據了解,特斯拉的單車毛利率大概在27%以上,而自主新勢力品牌的單車毛利率遠低于特斯拉,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在造車工藝上的差距。
超級壓鑄機作為特斯拉的核心,相比傳統造車工藝,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將整塊金屬壓成車體成品,無論是效率還是車身剛性,都要遠勝于傳統焊接工藝。這也讓特斯拉極大的降低了造車成本,從而有著更高的毛利率。
但這樣做也并非是一本萬利,一體壓鑄技術打造的車體,構架一旦受損,那么也就預示著無法修復,或者說一旦受損這個整體的鋁合金車體就得重新修復。換句話說,當特斯拉發生較為嚴重的碰撞后,就只能更換整個車體,其維修成本自然也是天價。
從特斯拉的發展歷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只要進入正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盈利能力非常夸張,遠超傳統燃油車。這也就是為何新勢力品牌都在不斷的虧損,資本依舊愿意出錢投資的原因。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