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5天,特斯拉兩次宣布漲價,單車漲幅從1萬—3萬元不等。
同時,蔚來、小鵬、廣汽埃安、歐拉、大眾、零跑等品牌新能源車型均宣布漲價。除了長安、AITO等少數品牌外,本次漲價幾乎囊括了市場上所有主流新能源車型。
這次普漲背后有哪些因素?又會對重慶汽車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漲價主因
原料成倍上漲,芯片供應不足
記者連日來采訪重慶多家汽車企業相關人士,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原材料價格上漲”。
我市一家知名車企采購部負責人表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要材料鋰,從今年2月底開始平均價格已經漲到48萬元/噸,比去年底漲了一倍。同樣作為三元鋰電池重要材料的鎳,價格漲幅超過50%;鈷價從30萬元/噸漲到56.67萬元/噸;鋁價上漲30%……
“本輪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市汽車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學勤表示,目前幾乎所有廠商都處于承壓狀態。
此外,國家電動汽車補貼退坡也是此輪漲價背后的動因之一。與2021年相比,單車補貼額度下調了三成。
除了原材料和補貼,本次漲價與芯片供應不足也有很大關系。
“以前采購一塊芯片十幾元,現在要上千元。”我市一家整車企業分管供應鏈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開始車規級芯片全球產能出現不足,一些中間商還乘機囤貨炒貨,客觀上影響到整車制造成本。
市場認同
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5倍
今年以來,眾多新能源汽車漲價,但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卻不降反升。
“價格除了受成本影響,更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行業觀察人士曲云超表示,1—2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6.5萬輛,同比增長1.5倍。進入3月,主要車企新能源產品銷量仍然持續走高,這說明市場價格預期與前幾年相比有了重大變化。這背后,既反映出國內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有了更強的認同,也反映了近期油價上漲帶來的消費變化。
3月17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再次開啟。受近期國際油價大幅震蕩上漲影響,國內汽柴油零售價隨之上調。
“買輛電動車,就不會再為油價波動焦心了。”市民云帆這幾天正準備買一輛電動汽車,“我身邊好幾位朋友都換電動車了,早買早用嘛。”
陳學勤分析,油價上行也為推廣新能源汽車帶來客觀利好,如果行業和地方能夠把握機遇,加大配套政策與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推廣應用效果。
產業機遇
推出高端產品,讓消費者“覺得值”
在采訪中,眾多業內人士均認為,新能源汽車此輪價格上漲呈現極為明顯的周期性特征。當上游原材料成本回復到正常區間,產能限制得到緩解,新能源汽車整體價格也有望回調。
“更準確地說,到時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價格,將更多由市場來決定。”曲云超說,此次行業性調價提供了一個市場分化的契機,未來一些優質品牌和車型的價格,可能仍舊居高不下,而另一些則被迫再次陷入過去的價格戰里,甚至最終被淘汰。
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從政策驅動轉向以市場為主驅動。陳學勤指出,在過往的成本壓力和產能限制等影響下,有不少新能源汽車品牌已出現價格倒掛現象。能否建立起符合市場規律的價格與成本對應關系,將決定這些品牌的生死。
換句話說,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價格可以高,但一定要讓消費者“覺得值”。
“要避免低價競爭,就必須拿出高端產品。”長安汽車相關人士表示,長安首款混動產品UNI-K iDD已于3月10日正式上市,UNI-V iDD將在下半年推出。長安、華為、寧德時代合作的高端純電動品牌阿維塔科技首款車型也已完成冬季測試,計劃于今年第二季度上市。
而小康股份旗下新能源品牌賽力斯AITO的首款新車型問界M5,已在上海、廣州、杭州、重慶等多個城市同步啟動交付。
陳學勤表示,除了推動產業邁向高端,重慶汽車行業要應對成本上漲和產能限制,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等的供給保障,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記者白麟)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