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獲悉,近日,該院內分泌科收治了多例“亂吃藥”的患者,尤其是聽信“偏方”的老年人特別多。89歲的李奶奶(化姓)就是其中一例,因為聽信“郎中”隨意亂吃“偏方”,帶來滿月臉、紫斑、向心性肥胖、下肢靜脈血栓以及真菌感染等一系列嚴重問題。經中大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孫子林教授層層“偵破”,終于找到“元兇”,并科學制定出系統診療方案。目前,李奶奶已逐漸好轉。專家特別提醒人們,治療疾病一定要講究科學,切莫亂吃“偏方”,更不要隱瞞病情和私自治療情況,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后果。
據介紹,早在10年前,李奶奶就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同時,患高血壓也有9年了。近一個月來,李奶奶的血糖總是控制不佳,血糖就像坐上了過山車,總是忽高忽低。李奶奶總和自己的閨女說自己腰腿疼,每次打胰島素時還總是出血。總之,哪兒哪兒都難受。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李奶奶來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就診。
內分泌科孫子林主任醫師看到李奶奶的時候,發現李奶奶滿月臉,整個人臉圓圓的且發紅,肚子很大,胳膊細,伴向心性肥胖。李奶奶的女兒告訴孫子林主任醫師,不知道為什么,5個月前開始,李奶奶的身上就開始出現紫斑,后來紫斑越來越多,四肢和軀干部皮膚都開始彌漫出現,尤其是腹部特別明顯。根據李奶奶的全身表現和病情描述,孫子林主任醫師懷疑患者可能是庫欣綜合征,建議完善相關檢查。然而,這檢查結果卻讓所有人震驚。
經檢查發現,李奶奶還合并肺部和尿路真菌感染,而且存在下肢靜脈血栓等綜合性的復雜病情。更讓孫子林主任感到奇怪的是,李奶奶的皮質醇水平特別低。孫子林介紹,庫欣綜合征又被稱為皮質醇增多癥,它往往是由于多種病因所引起的腎上腺皮質長期分泌過量皮質醇所產生的一組癥候群。但是李奶奶的皮質醇水平卻恰恰相反,除非患者的肺部或其他哪個部位還存在未發現的腫瘤?或者是李奶奶自己吃了什么激素藥物?當孫子林繼續去病房問李奶奶時,李奶奶卻一口咬定,自己啥也沒吃。
旁邊的小女兒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后,告訴孫主任:原來,李奶奶平時除了打胰島素外,還吃了好幾年“郎中”介紹的“偏方”,不知道這之間是否有關聯。小女兒告訴醫生,這個“偏方”確實很靈,李奶奶平時總是感覺自己腰腿疼,每次只要一疼,就吃上一顆“秘制”的膠囊,這疼痛感立馬就消失,效果特別好。因此,李奶奶吃了好些年,平均每兩天都會吃幾顆。孫子林聽后,趕緊讓李奶奶的女兒把“偏方”帶來醫院。
這“偏方”上,沒有任何的生產日期和藥物成分標注。打開“秘制”的膠囊一看,里面都是研磨粗糙的粉末及顆粒物,呈棕紅色。孫子林主任醫師覺得這里面可能含有激素,于是帶著各種疑惑,將“偏方”送往中大醫院藥學部進行成分檢測。檢測結果發現,這所謂的“祖傳偏方”藥品成分中含不少的地塞米松,且伴有很多雜質。一切問題也迎刃而解,原來都是“偏方”惹的禍。
由于李奶奶還伴有多重真菌感染、下肢靜脈血栓、椎間盤突出等,因此孫教授組織多學科會診,為李奶奶制定全面合理的個性化診療方案,目前李奶奶的血糖已控制平穩,出血停止、瘀斑消退,腰痛的根源椎間盤突出將通過微創手術徹底解除。
孫子林主任醫師指出,李奶奶的這種情況屬于藥源性庫欣綜合征,這由于長期服用的“偏方”中含有地塞米松(藥源性的糖皮質激素),從而引起類似庫欣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如果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可能會導致高血糖、高血壓、向心性肥胖、骨質疏松、瘀斑、真菌感染、胃潰瘍、低蛋白血癥等,其中低蛋白血癥也會誘發靜脈血栓。李奶奶也正因如此,才誘發了這一系列的問題。
孫子林教授提醒,如果身體不適,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隨便相信“民間秘方”,更不要亂吃“偏方”;另外,就診時更不要對醫生隱瞞任何情況,以免耽誤病情、影響診斷治療。
孫子林教授也提醒年輕醫生要從整體看待病人、分析病情,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他發起組織的每周一次中大醫院內科大查房,不僅解決了很多疑難復雜病例的診療難題,也培養了年輕醫生的整體思維。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朱曉瑩 通訊員/王倩 程守勤 編輯/汪澤)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