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末 作
(相關資料圖)
社會救助一頭連著困難群眾的冷暖,一頭連著黨和政府的牽掛。
市民政局堅決貫徹落實全市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動員大會精神,堅持以思想之變、能力之進、作風之優、行動之力,指導綠園區聚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落實落細低保救助政策,推動社會救助擴面增效,用小切口撬動大改革,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水平,深入推進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為困難群眾提供更有溫度、更有速度、更有精度的救助服務,切實提高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繳納“商業保險” 兜牢民生“保障網”
“多虧了區里有困難群眾商業保險兜底,在醫保、大病救助基礎上,又報銷了5萬元,此外,商業保險每年還能報銷醫藥費呢。”綠園區居民劉英(化名)說道。
劉英口中的“商業保險”即綠園區商業保險兜底救助機制。
綠園區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以“著力解決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救助”為民生保障目標,通過深入困難家庭調研、邀請專家助力,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創新實施困難群眾商業保險兜底救助機制,建立起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和臨時救助為基礎的第六張“保障網”。
綠園區現有城鄉低保對象和特困供養人員5175人。其中,因病納入低保的占54%,因殘納入低保的占35%。綠園區社會救助事業中心主任史常海介紹,2019年開始,該區積極引入商業保險理賠機制參與社會救助,按照每人每年425元標準為困難群眾繳納商業保險,個人住院自付醫療費最高理賠額達5萬元,同時,對住院期間確需照料護理的每人每天給予100元護理補助。
商業保險兜底救助機制極大地解決了特殊困難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等問題。幾年來,綠園區困難群眾商業保險理賠2700余人次,保險賠付700余萬元。
深化“一事一議” 提升群眾幸福感
王樹力(化名)是綠園區城西鎮隆躍社區低保戶,每月靠低保金維持生活,在親屬的幫助下患有尿毒癥的他進行了腎臟移植手術。
為盡快解決王樹力基本生活保障和醫療費用問題,綠園區民政局、城西鎮及隆躍社區聯合召開部門聯席會議,以“一事一議”的方式,決定啟動對王樹力的臨時救助,在商業保險報銷5萬元后,又為其提供救助金3萬元。未來,綠園區民政局將隨時關注其家庭狀況。
據了解,去年,王樹力的女兒在校期間因身體不適到醫院就診,被確診為霍奇金淋巴瘤等疾病。綠園區結合家庭困難情況分別給予了4980元和6640元臨時救助。“是政府的‘一事一議’救助方案,幫助我的家庭渡過了難關。”王樹力說。
綠園區積極完善區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聯席會議制度,推進救助信息整合、救助資源統籌、救助效率提升,明確相關部門工作職責,形成救助合力,針對涉及多部門的救助需求,通過召開部門聯席會議“一事一議”的方式予以解決,圍繞基本生活保障、教育、醫療、住房、就業、殘疾人保障等多個維度,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制度健全、政策銜接、兜底有力的綜合救助格局,切實提升困難群體生活保障水平。
加強“專業化救助”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農安縣籍居民溫平(化名)帶著兩個女兒租住在綠園區城西鎮四間村,她的一個女兒患腦部萎縮,另外一個女兒輟學在家。作為家里頂梁柱,溫平在用電鋸分割燒柴時不慎傷及左手拇指,讓原本生活拮據的家庭雪上加霜。
城西鎮了解情況后,與省人民醫院溝通為其開通綠色通道,并通過相關救助政策和協調愛心社會組織捐款,為其解決醫療費用。
母親生病,孩子的監護和照料成了問題。根據家庭面臨的困境,城西鎮社工站與承接“長春市重病及殘障青少年群體關愛救助專項社工服務項目”的市卓越仝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對接,以其女兒為介入點,對溫平家庭正式接案。
接案后,卓越仝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一邊聯系母女三人戶籍所在地,一邊確定溫平手部治療方案。城西鎮對其女兒開展評殘工作,四間村負責孩子的監護。卓越仝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還就溫平對于女兒的教育觀念等問題,進行個案輔導。
同時,市民政局積極協調農安縣民政局為溫平家庭辦理了低保。如今,溫平手部已經痊愈,患腦部萎縮的女兒已評殘,另外一個女兒重返校園。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為提高社會救助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更好地發揮政府購買服務的市場機制作用,綠園區積極推進社會工作介入社會救助領域,用專業化服務補充基本救助短板,滿足困難群眾多元化需求。
綠園區還與相關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承接特困供養人員照料護理等級評定、居家老年人巡訪關愛服務項目等,重點對獨居、空巢、留守等8類特殊困難老年人,開展全面巡訪、幫扶、關愛工作。
擴大“分層救助圈” 讓救助“精準滴灌”
趙弘生(化名)是綠園區城西鎮躍進村一名特困供養人員。在一次走訪中,城西鎮社會救助協理員田石娜發現趙大爺家的火炕坍塌,存在安全隱患,希望幫其翻新,但老人沒有認識到問題嚴重性并沒有同意。
于是,田石娜與社會事務部門負責人多次找到趙大爺普及安全知識、闡明造成后果的嚴重性,最終,老人同意翻新火炕。
除了為趙大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城西鎮政府相關人員多次到趙大爺家走訪,提供差異化服務,每兩年為老人換購一批冬衣,每年為其購買燒柴,確保老人住好穿暖。
針對像趙大爺這樣的有特殊救助需求的困難群眾,綠園區“分層”“精準”服務特色鮮明。
綠園區構建低保對象和特困對象為主體的核心救助層,實施最低生活保障,給予基本生活救助,并按實際需求給予專項社會救助;構建以低收入和支出型困難家庭為主體的重點救助層,給予相應的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專項救助;構建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生活暫時陷入困境的家庭為主體的普惠救助層,給予急難救助。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綠園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不斷強化作風建設,健全分層分類救助體系,延伸社會救助服務觸角,讓社會救助同心圓越畫越大,讓群眾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