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囑托,切切于心,實干而行。
一直以來,杭州緊盯民生、民意、民需,以民生實事項目為抓手,持續、深入、全域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深化舊改“杭州模式”,涌現出一批批群眾廣泛參與、改造品質好、配套設施優、風貌保存佳、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的優秀項目與案例樣板。
近日,由市舊改辦(市建委)發起的2021年度老舊小區改造最佳案例評選經全市各地自評申報、網絡投票初選及專家現場評審,最終綜合評選出最佳案例10個、典型案例20個。
“‘最佳案例’是杭州高質量推進舊改工作的精華展現,飽含杭州舊改工作的特色經驗和打造共富單元的‘民生密碼’。”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宣傳推廣這些“最佳案例”,普及好做法好機制,形成樣板引領、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推動全市舊改工作更上一層樓,全力交出民生實事高分答卷,讓共同富裕成為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幸福。
從“改面子”“改里子”到“改生活”
以“未來社區”創建助推舊改工作迭代升級
從“全面小康”向“共同富裕”進階的新征程,承載著不斷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使命,杭州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也不斷迭代升級,邁入以未來社區理念為引領,圍繞社區全生活鏈服務需求打造美好家園的新階段。
“要把‘房子’變成‘家園’,就要以居民的實際需求為根本。”在市建委相關負責人看來,打造老舊小區類未來社區,最關鍵的是要因地制宜,最重要的是要確保改造的重點亮點和改造成效始終與民需高度契合。“我們堅持‘群眾缺什么、我們補什么,群眾盼什么、我們謀什么’,在項目生成上設定‘三上三下’的程序,根據不同的小區實際和資源稟賦,編制‘一小區一方案’。”
以“未來之名”推動老舊小區“提檔升級”,重點在于功能補足、難點在于空間重塑。
聚焦美好生活需求,杭州積極探索破難、著力資源挖掘,通過整合社區用房、產權置換、征收改建、插花式改造等方式,加強空間集約復合利用,盡可能打造一定規模的集中式鄰里中心,著力解決老小區公共活動空間不足短板、重點滿足“一老一小”突出需求。目前,全市舊改項目累計盤活省、市、區三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存量房屋104處,約3.2萬平方米,用于老舊小區改造增設各類服務設施。
一個個“15分鐘”居家服務圈的形成,讓老小區的幸福生活“近在咫尺”;而一個個數智賦能、功能集成的智慧平臺、智能系統,則讓老小區的未來體驗“觸手可及”。
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數字化技術,杭州積極推動有條件的老小區建設融智能化管理和服務為一體的社區管理新平臺,集成社區信息大屏、社區O2O、智慧餐飲、社區商業、智慧物業等內容,提供業主通行、訪客通行、車輛通行、智慧停車、物業維護等各類綜合服務,讓居民體驗更便捷智能的美好新生活。
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在新一批舊改“最佳案例”的樣板引領下,2022年全市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實事任務建設正如火如荼、提速提質、走深走細,不斷探索新模式、持續輸出新經驗。
接下來,杭州將抓緊制定出臺規范和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管理的要求,構建“五個一”現場推進體系(1個工作專班、1個工作陣地、1支居民監督隊、1塊公示牌、1次績效評價),規范“五個階段”的項目推進要求(項目意見征求階段、改造方案設計階段、項目工程實施階段、項目竣工驗收階段、小區長效運維階段),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的動態化管理,有效提升項目規范管理水平。同時,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充分發揮老舊小區改造和未來社區建設市級補助資金的激勵作用,推動相鄰老舊小區實行成片聯動改造模式,統籌布局公共服務資源,深入研究探索老舊小區合法建設配套用房的新路徑。
從“一起議”“一起改”到“一起管”
構建起覆蓋老舊小區改造
全流程建管體系
在持之以恒的推進過程中,杭州不僅推動一個個老小區改出了新面貌,更逐步形成了一套以黨建為統領,覆蓋改前、改中、改后的老舊小區全流程建設管理體系。
去年,市建委聯合市委組織部出臺了《關于以黨建引領高質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的指導意見》,從規范性文件層面確定黨組織在小區治理中的領導地位。目前,全市已累計建立舊改項目黨組織205個、設立實體化黨建陣地241個。
以項目黨組織為圓心和引擎,一個個舊改小區畫出“最大同心圓”、激活“最強驅動力”:項目黨組織牽頭建立聯席會議、服務承諾、民情聯系等制度,實現常態化運行,定期組織各單位黨員骨干在現場聯合辦公,接待居民來訪、傾聽意見建議,領銜協調文明施工、質量監管、長效管理等問題,讓黨群關系“連起來”,凝聚民意“最大公約數”。
同時,通過黨建聯建,將停車泊位、線路管網、加裝電梯、養老托幼、安防消防等改造內容通盤納入改造計劃,實現“綜合改一次”,積極推動多元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服務供給,使各種資源“融起來”,推動舊改“一盤棋”。
一系列技術標準、規范標準和評價標準也建立起來,讓改造“有規范”“有依據”,讓成效衡量“有尺子”“有板子”。
為解決老舊小區改造縱深推進后出現的“居民意見征求不充分、改造方案公示不到位、施工過程不規范、施工過程較慢”等問題,市舊改辦(市建委)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現場管理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全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項目審批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嚴格落實各方責任,明確監管部門責任、細化施工項目監管要點、健全現場監管機制,堅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結合、經常性排查和重點排查相結合,加大監管力度,充分運用停工整改、信用懲戒等手段,確保打造百姓“家門口”的滿意工程。
另外,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納入全市民生福祉行動進行綜合考評,《綜合考評辦法》也依據新形勢新需求進行了修訂,其中目標完成、過程管理、改造成效、資金管理、保障措施5方面14項指標,列入對區、縣(市)的年度綜合考核指標體系,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推動這項民生實事做好做深做透。(記者 王莉莉 通訊員 杭建宣)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