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初燃、開天辟地、改天換地、驚天動地”,宿遷市泗陽縣愛園鎮晏錢村農家書屋里,孩子們看著煥然一新的墻面,爭相走向前,一字一句地指認著墻上懸掛著的“黨的發展歷程”四塊海報。在書屋的另一面墻上,則是由南工大師生精心地繪制的“美麗鄉村”的圖景,還懸掛著精選的18張南京工業大學美景圖和校訓字樣。近日,“裝扮一新”的晏錢村農家書屋就迎來了它的第一批小主人們,20名小學生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生長的地方原來是這么美,第一次看到“大學的模樣”。
看著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晏錢村支部書記葛飛覺著,這場景似曾相識。去年11月,掛鉤幫扶我們村的南京工業大學與我們村簽訂了文明共建協議,專門出資幫我們建設農家書屋,這也成了村里的“網紅打卡點”,村里300多名留守兒童放學后有了學習的好去處,基層黨員開會、學習有了固定場所,老年人也可以經常聚在一起下棋聊聊天。
“鄉村振興,文化為魂。一個村莊的靈魂是文化,而書屋則是文化的象征”。省委駐泗陽縣幫促工作隊隊員、南京工業大學派駐該村第一書記顏奇英介紹道,“針對村里缺少文化活動陣地的情況,南工大出資將村部閑置空房改造成圖書閱覽室和電子閱覽室,購置了圖書、電腦、投影、桌椅、書架、空調等設施設備,打造出了功能齊全的村級文化活動中心。有了這處陣地,村民最大的變化就是跑完田間地頭跑書屋,腳步更急了,生活也更豐富了。
據了解,作為泗陽縣掛鉤幫扶單位,南京工業大學積極為被幫扶地區群眾排憂解難,通過文明共建、支部共建、結對幫扶等形式,南工大先后投入和捐贈總額近20萬元的資金和實物,陸續援助當地建成農家書屋、村小電教室、小學職工之家,有效改善了被幫扶地區的教育和精神文化面貌。鄉村振興、文教先行,如今,讀書、看報、學習實用技術,成為了晏錢村群眾生活的一部分,寄托著夢想與希望的農家書屋也成為鄉村振興的“文化糧倉”。(記者 季宇軒 通訊員 顏奇英)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