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5月31日,在榆樹市于家鎮三道村的洪博米業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工人們正緊張地忙碌。機器轟鳴聲中,村民陳有正專注地工作著。他說,“這個就業幫扶車間就像一座橋,讓我脫貧,走向富裕。我選擇家門口這份工作,每個月能多掙4600元,日子越過越好了。”
陳有的就業之地也是他的生活之地,這是許多村民的向往,而陳有的經歷正是榆樹市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榆樹市引導優秀企業創建就業幫扶車間,依托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創建家門口的“廠站型”幫扶載體,吸納脫貧人口穩定就業、靈活就業。
“截至目前,建立就業幫扶‘星火站’21個、‘就業幫扶車間’18個,已吸納219名脫貧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人均年就業收入可達2.6萬元。”榆樹市就業局相關負責人王洪玉說。
目前,榆樹“廠站型”幫扶載體主要通過草藝編織、棚膜蔬菜、北方蔬菜交易中心、鄉村旅游、畜禽養殖等龍頭型特色產業來發揮就業帶動作用,提供更多的崗位,解決農民就業難、工廠招工難的問題。
“我們企業帶動勞動力就業由3名增加到44名,年人均收入12000元。”洪博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趙玉明告訴記者,通過建立“幫扶車間”,在幫助農民找到工作的同時,也讓企業生產線基本達到滿負荷狀態,每年可加工大米3萬噸以上。
“稻谷由谷殼、果皮、種皮、外胚乳、糊粉層、胚乳和胚等部分構成,要讓大米香味自然好吃,就要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相結合。”在“幫扶車間”,陳有不僅收獲了一份收入,更學到了大米加工里的學問。
如今,生產車間班組成員熟練掌握了大米加工流程,對車間剝殼機、拋光機、色選機、分裝機、真空包裝機等設備操作熟練,從原材料進倉到最后包裝出合格的成品,整個生產流水線井然有序。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