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社長春2月19日電 題:吉林讓“土專家”有了高級職稱
新華社記者李雙溪
2月下旬,正是東北備春耕的時節。在吉林省梨樹縣郭家店鎮青堆子村,韓鳳香正和農民一起操作農機給地里撒農家肥。“用發酵的牛糞還田,保護了黑土地,減少了化肥的用量,每公頃為農民節省了600多元。”梨樹縣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鳳香說。去年,她被吉林省人社部門評為高級農技師,干勁更足,帶領農民致富的信心更強。
近兩年,吉林省人社部門突破“學歷、論文、年齡、身份”等標準,開展鄉村振興人才職稱評審,根據人才特點設立農經師、農技師、農藝師、電商營銷師等9個職稱專業。截至目前,共評出4000名初、中、高級鄉村振興人才,其中高級職稱600人。
大專畢業的韓鳳香學的是會計專業,是一名農業“門外漢”。2010年起,她從事農業,不斷參加省市縣級的各類農業培訓學習,并報考東北農業大學的函授課程,掌握了農業的理論知識。她注重學中用、用中學,多年來成長為一名農業專家。在掌握了黑土地保護的“梨樹模式”后,如今,她還在探索玉米秸稈養牛,牛糞發酵還田的循環經濟模式,連村里種了幾十年地的種田老把式也經常來跟她取經。
截至目前,韓鳳香成立的合作社已經集約經營土地近1000公頃,發展社員158名,生產規模從一個小隊擴大到2個鄉鎮的10個村,固定資產達800萬元,每年帶動60余名勞動力就業。
去年,她得知吉林省開展鄉村振興人才高級職稱評審后,積極提交了申報材料。“縣人社部門來實地走訪,重點考察了合作社經營和帶動農民致富的情況,并對材料進行了審核公示。材料送到省里,專家投票通過后,真的評上了高級農技師!”韓鳳香說。
在吉林省人社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記者看到,參評人員提交的申報材料里面既有學歷證書、技術成果,也有糧食產量和技術推廣的照片。“重要的評價指標是看他們能否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吉林省人社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張福新說。
吉林省還大膽創新評價方式,突破以往逐級申報職稱的限制,參評人員可以越過初級、中級,直接申報高級職稱。今年還要突破向上逐級申報的限制,探索縣市區可以直接向省人社廳申報,并將初級、中級職稱評審下放到縣級。
“這項改革從2021年起,通過5年時間的評審,我們力爭實現全省每個鄉村都有屬于自己的鄉村振興人才。”張福新說。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