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由于發生計算機系統故障,導致零部件訂單無法處理,其在日本的全部14家車輛組裝工廠停工,涉及28條生產線,豐田方面沒有說明受影響的車型。
(相關資料圖)
# “巧妙”引導輿論#
豐田方面表示,將從8月30日上午開始恢復國內市場12家工廠的25條生產線的運營,并從下午開始增加最后兩家工廠。
但故障原因還未知,仍在調查。豐田初步判斷,故障應該不是由網絡攻擊引起,原因是近日日本企業和政府都收到了騷擾電話,日本企業近日一直保持警惕。
其實去年豐田就陷入類似的運營危機,2022年2月28日,豐田汽車表示,將在3月1日暫停所有日本工廠的運營。原因是豐田主要供應商Kojima Industries遭遇網絡攻擊,擾亂了豐田的零部件供應管理系統。
當時Kojima Industrie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2月26日晚,發現其一個文件服務器出現錯誤。重啟服務器后,該公司確認感染了病毒,并發現了一條威脅消息。該公司發言人表示,這條消息是用英語寫的,但拒絕透露更多細節。那一次,豐田也是用了一天時間來解除危機。
那一次,恰逢俄羅斯和烏克蘭局勢升級,日本加入西方制裁俄羅斯的行列。日方將營運危機“巧妙”地引導為政治因素,政府官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政府將調查這一事件以及俄羅斯是否參與了網絡攻擊,但此事是否與俄羅斯有關,在徹底調查之前,很難回答。
這一次,日本政府又表示,這些電話可能來自中國,與近期“日本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放至太平洋”有關。
不得不說,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日本人引導輿論有一手,是懂怎么陰陽怪氣的。但這也說明,它們深知自己都干了哪些虧心事。
#產量危機緩解#
話題回到行業上來,有業內人士分析,豐田是“零庫存”管理的先驅,這種管理降低了成本,但也意味著一旦供應鏈發生危機,就會將生產置于風險之中。
據路透社報道,豐田在日本的14家工廠合起來約占豐田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近兩年,豐田汽車產量一直在減少,豐田將其歸咎于半導體短缺,今年上半年豐田迎來轉機。
上個月,豐田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產銷報告顯示,今年1-6月豐田全球產量為562.74萬輛,同比增長10.3%,創下產量新高紀錄;其中海外產量增長5%,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分區域來看,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在北美產量增加9%;在亞洲地區,泰國增長5%,達到32萬輛;印度增長至3.7倍,達到15萬輛。路透社的計算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在日本的平均日產量約為13,500輛(不包括大發工業和日野汽車)。豐田負責人表示生產狀況改善是由于“半導體短缺有所緩解”。
#為轉型“割肉” #
雖然在全球市場豐田仍備受歡迎,但在中國市場卻陷入尷尬。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日系品牌在華銷量跌幅最大,市場份額從一年前的近20%降至14.9%。
豐田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豐田汽車全球累計銷售新車4937634輛(包括雷克薩斯,不包括日野和大發),同比增長5.1%。
從市場表現來看,豐田在日本市場的銷量為878215輛,同比大增33.2%。在美國市場的銷量略高于100萬輛,同比下滑0.7%。在亞洲市場的銷量約為150萬輛,同比下降0.5%。
其中,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879400輛,同比下降2.8%。
不僅如此,在電動化市場,豐田也不再占領優勢。據了解,今年上半年豐田純電動汽車的累計銷量為46171輛,同比增長517%。但在總銷量中占比不到1%。
其中,6月純電動車型銷量為1.02萬輛,中國市場銷量占比近半。基于此,豐田計劃加大電動化方面的投入。
據日經新聞報道,豐田汽車已計劃將其持有的日本電信運營商 KDDI股份中的約20%進行出售,以換取約2500億日元的資金。據報道,豐田是KDDI的大股東,曾出資KDDI前身之一的日本移動通信(IDO)公司。豐田此次出售股份的決定,是為了出售資產效率較低的政策持有股份,為電氣化轉型提供資金,這也是豐田首次出售KDDI的股份。【iDailycar】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