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4年12月15日豐田發布第一代Mirai氫燃料電池車以來,Mirai就成為了全球燃料電池車市場的一塊“風向標”。正如它的名字,“Mirai”是日文“みらい”的羅馬音,意為“未來”。
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似乎就揭示著,一個真正節能而環保的汽車時代即將來臨。
【資料圖】
而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在2019年年尾舉辦的東京國際車展上,豐田正式對外亮相了第二代Mirai的概念車。作為第二代產品,設計理念更新、續航也更長的Mirai,怎么著都意在說明,豐田很期待換種思路,進而向“傳統”純電動車宣戰。
畢竟與目前炙手可熱的純電動車相比,以燃料電池為驅動單元的Mirai具有能量密度更高、加注更快捷等諸多優勢,并且對于環境保護而言,能夠實現在使用階段真正的“零排放”。在豐田的構想中,或許這才是汽車能源革命的最終章。
乾坤未定,你我皆為黑馬。行業電動化轉型不過數年,既然沒人能給出一個詳實的時刻表去推演未來,對于豐田而言,Mirai是否為點錯科技樹后的舉動,就變得不那么好說了。況且,由產品層面所反映出的一切,也時不時在向我們傳達,氫動力是有造福環境與推動產業向前的積極一面。
生不逢時的進化
是的,自從全球汽車業開始為擺脫化石能源的依賴而選擇另尋出路,事關新能源產業的技術路徑之爭,就從未停過。
而作為全球排名前幾的汽車企業,相信豐田的動作總是大而全的。BEV、PHEV、FCEV等電動化技術的全權掌握,是其一直在堅守的。
按現有的市場表現去看,豐田在純電動車的推廣上,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廣泛響應。但不得不說,對待轉型,豐田并非是那個完全不得行業要領的“愣頭青”。
就像Mirai這款車迭代至今所展露的技術深度,豐田其實有著一套很嚴謹的研發邏輯。你可以說,作為日本企業,太過固執的自我意識會使其陷入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反過來看,又可以理解為,這臺新能源車的再次出現,恰巧能為豐田全面投身轉型給出了佐證。
曾經,埃隆·馬斯克一度將“燃料電池(Fuel Cell)”諷刺為“傻子電池(Fool Cell)”。并放言,“氫燃料適合火箭,但不適合汽車”。
然而,在豐田的規劃中,豐田Mirai的登場,所代表的是一段全新征程的起點。那到了2020年,當第二代Mirai接棒,用更為高端的定位去錨定新藍海時,我們不得不相信,對待氫能源的未來發展,豐田是何其認真。
誕生于豐田TNGA GA-L平臺、國內售價75萬元,眼看著,第二代Mirai一躍站上了豪華新能源轎車的舞臺,那更深層次的含義亦是,豐田很想從產品端進行突破,打造出一款可以引起行業思考的未來座駕。
因此,首先在外觀上,第二代豐田Mirai就完全拋棄了第一代的設計語言,告別了純正新能源車那非常有辨識度的外觀,采用了動感的轎跑設計風格,并且由原本的緊湊型車搖身一變成為中大型轎車。
相比第一代車型,第二代Mirai的前臉造型承襲了豐田新車型的最新設計語言,造型更為突出。從車側來看,新車溜背造型明顯,且前懸相對較短,座艙位置也比較靠后,視覺上營造出一種蓄勢待發的運動感。尾燈則采用了當前比較流行的貫穿式燈帶設計,車尾整體造型依然是豐田全新家族式風格。
進入車內,和外觀造型基本沿用了概念版Mirai的設計一樣,第二代Mirai的內飾設計也頗具科技感。其采用了最新設計風格的同時,副駕駛傾斜的空調出風口與朝主駕駛傾斜的中控屏、物理按鍵區域搭配,再加上彩色飾條和氛圍燈,讓整個中控臺散發出極強的線條感與層次感。
此外,該車搭載了8英寸數字組合儀表+12.3英寸多媒體系統,以及JBL音響系統。只可惜,由于新車整套車機并未為中國用戶的消費需求進行適配,實際使用上就很難和便利性進行掛鉤了。
至于動力方面,豐田的工程師對整套動力系統的布局做了優化,和第一代Mirai不同,燃料電池堆棧和高壓儲氫罐的位置進行了重新調整,其中兩個高壓儲氫罐擺成T型置于底盤中部,這樣就更利于整車的重量分配,從而得到更佳的駕駛體驗。
當然,第二代Mirai不僅對平臺進行了更新,還增加了新開發FC單元,在此基礎上通過改善燃料電池系統的性能以及增加氫氣存儲的容量,續航里程提升了30%。
再考慮到氫燃料加注的速度,別說,豐田Mirai著實有了些未來新能源車的樣子。
還是熟悉的味道
說起這款車的實際使用,豐田章男社長曾做過一個比喻,他認為,燃料電池車和基礎設施是花和蜜蜂的關系,加氫站的基礎建設和燃料電池車必須相互配合。
和加油站一樣,加氫站每天應該根據具體的收支情況來運營,最好的狀態,是加氫站能實現正常盈利,這樣才能與燃料電池車良性共存。
但不好意思,以目前國內對于氫能源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加氫站等基礎設施的投入上,氫能源產業鏈的完善是遠遠凸顯不出豐田Mirai本身產品優勢的。
換句話說,當前的產業現狀不僅距離豐田章男所設想的生存模式還很遠,面對國家層面的政策推動,光在產品補能體系上的建設都顯得太過理想化。
說回到豐田第二代Mirai,盡管受制于加氫站在全國范圍內并不普遍,你要實現用這款車代步的生活愿景,并不容易,但在加氫的過程中,那種類似于加油的便利性和快捷感,確實是現階段仰賴換電、或是超充技術實現補能的純電動車所不具有的。
未來,如果有朝一日,國家愿意加大力度將發展氫能源技術列進汽車行業轉型的綱要中,我相信,由豐田Mirai所帶去的使用愉悅是可以傳遞給其他人的。
至此,既然這是一款全面煥新過的氫動力轎車,其動力結構與傳統的汽油車或者純電動車都不一樣,落回到產品本身,想必這款車在動態表現上也會有著自己的特點。
Mirai的動力系統被稱作TFSC(Toyota FC Stack),即豐田燃料電池堆棧,是以燃料電池堆棧為核心組件的混合動力系統。TFSC沒有傳統的汽油發動機,也沒有變速器,發動機艙內部是電動機和電動機的控制單元。
所有這些因素組合到一起,用一詞來形容整車的動態表現,就是“安靜”。
當然,這份安靜放在這款車上,最終帶來的感覺仍是相當熟悉的。動力輸出平順配合較好的車內氛圍,很有一種置身于豐田旗下高端混動車型,譬如 雷克薩斯LS( 參數丨 圖片)之內的錯覺。
也正由此,你常常期待的那種正經電動車所帶來的加速感、推背感,是不會在這輛豐田Mirai身上出現的。
的確,當新能源車不講究動力性能、在智能化體驗上又無法給予足夠吸引人的操作,外界會認為這樣一款車注定是沒有市場。
只是,落腳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初衷,你還是會明白一點,汽車產業之所以會選擇放棄燃油車,其核心目的理應是為了環保啊。
基于此,豐田借第二代Mirai之名,在告訴我們,這款車在行進過程中,可以不斷地凈化周圍的空氣,并在廢物排放階段完全不產生任何有害物質,我不得不說,發展燃料電池技術,并不是與時代相左。
對于紛亂的汽車行業,豐田有著自己看待未來的方法論。
多數人認為,在能源路線的選擇上,汽車產業的未來已然定格。
“電動化”一詞的背后,沒有了質疑,有且僅有的想法是,在速度和廣度上,誰能對特斯拉形成威脅,誰就能在中國市場奪路而出。
可事實上,身處汽車制造領域,從通用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1970年提出“氫經濟”概念,到現代、豐田將燃料電池車的規模應用提上日程,乃至主營氫燃料商用業務的發展愈發蓬勃······
在理想的情況下,氫能源在不久的未來勢必能和純電產業長期共存,此時的我們或能預見,氫能源行業靜水流深、暗流涌動。
豐田第二代Mirai的推出,確已讓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再次向前推進了一小步。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