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8月16日報道 一面“聚焦”自主板塊整合,一面“錨定”經營目標多方發力,是上半年北汽集團發展的兩個核心關鍵。
數據顯示,上半年北汽集團銷量81.9萬輛,同比增長22.2%。同時,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增幅皆在15%以上。北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夕勇表示,“基本上實現了年初提出的恢復性增長和競爭性增長的階段目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他坦言,疫情三年對北汽影響比較大。“過去四年,北汽一直是下降的,疫情前是增長的。”
后疫情時代,北汽集團各項經營指標持續向好,今年上半年跑贏行業大盤,踏入競爭性增長良性軌道。
此次張夕勇馬不停蹄深入一線,在新疆進行市場調研,與經銷商深度交流,慰問吐魯番熱區實驗基地團隊,以及召開多場座談會……他表示,“北汽立足主業做了很多工作”,“我們將再接再勵乘勢而上,奮力實現全年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集團將銷量目標從年初定下的170萬輛,提高至176萬輛。這意味著,如果完成銷量目標,北汽集團的銷量同比增幅將達21%,是整個行業預測增長率的3.5倍。
“‘十四五’下半程北汽將跑得更好,跑出更高質量的加速度。”張夕勇如是說。
上半年經營指標實現競爭性增長 提高全年銷量目標
今年年初,在年度工作會上,北汽集團提出“強抓市場機會,實現競爭性增長”。
6個月過去了,北汽集團2023上半年銷量達到81.9萬輛,同比增長22.2%,利潤增長16%,跑贏大盤12.9%。為此,北汽集團也相應提高了2023年整體經營目標,將整車銷量170萬輛的目標增加至176萬輛。
張夕勇具體解釋到,“北京奔馳銷量目標是66.3萬輛,北汽股份銷量目標16-17萬輛,新能源銷量目標為3.5萬輛。”出口目標由11.3萬輛提高到15.7萬輛,“其中商用車是12萬輛,乘用車是3.7萬輛。”
營收收入目標也同時調整,由此前的4800萬元調整到4900萬元。研發投入方面,北汽集團預測2023年全年費用113.2億元,目前在上半年已經投入了60億元。
回顧上半年,張夕勇介紹到,商用車領域,北汽福田上半年完成了30.4萬輛,同比增長16%,市占率提高0.7個百分點,到了15.4%。“利潤總額增長了61%,新能源今年大數能到5萬輛。”
出口方面,北汽集團上半年出口銷量7.8萬輛,其中商用車是6萬輛,北汽股份為1.8萬輛,同比增長46.4%。“上半年北汽的出口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車、價格高的車占比在提高,過去小車多一些。”
在實現競爭性增長的目標下,今年北汽集團旗下各板塊的新產品投放速度明顯加快,上半年共推出49款新車,“目前新產品銷量貢獻越來越明顯。”
同時,北汽集團自主乘用車領域的新能源化、智能化提速。“αS、αT森林版、考拉、BJ60等產品在人機交互、車路協同、L3級自動駕駛實現了新的突破。”
從集團層面,北汽還將借鑒廣汽職業經理人市場化管理方式改革,三年一個聘期。“北京市國資委提出要求,要盡快地改職業經理人制。”
打好三張王牌 堅定新能源汽車戰略
根據北汽集團的長期規劃,2025年經營目標為銷量243萬輛,營收5600億。
張夕勇預測,2023年全年汽車銷量為2846萬輛,同比增長6%。“下半年至少出口不會有明顯增長,新能源肯定還會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商用車今年下半年也不會太差。”
也因此,張夕勇表示,北汽必須打好三張王牌,新能源車、越野車和商用車。“北汽新能源、越野車、福田商用車是北汽三大支柱,必須要全力以赴做好。”
張夕勇認為,2025年車市將是純電車、混動車和燃油車三分天下,比重預計為5:3:2,“純電車型占50%,混動車是30%,油車是20%。這樣(純電車和混動車)是1600萬輛、940萬輛,這是大概的預測。”
在“十四五”的下半程,北汽集團將堅定推進新能源戰略。張夕勇坦言,“北汽新能源十年前做得很好,這五、六年做的不好,主要原因是北汽自身,要自我檢討。”對于極狐品牌,他透露到,明年將推出一款新的B級車,價格在30萬元以上。
目前要重點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力,在市場洞察、關鍵技術掌握,產品定義能力、質量水平提升,和盈利水平提高等5方面發力。“到’十四五’末,一輛車控虧在2萬元以內,持平的話不得了。”
同時聚焦產業核心技術積累,“三電技術和產業既要提速,又要質量。”
此外,也要重視規模和效益,提升品牌力。“自主乘用車大約準備到45萬輛,現在幾乎是15萬輛。北京牌電車(目標)目前是30萬輛,商用車電動車是20萬輛。”
在商用車領域,“福田商用車延續這么多年全國第一,今年目標63萬輛,明年70萬輛,2025年福田(銷量目標)定80萬輛車,其中新能源車20萬輛,出口20萬輛,國內油車銷售40萬輛。”
將自主乘用車打出合力仍將聚焦越野車
從2019年年初開始,北汽集團內部便提出整合自主品牌的想法。
從BEIJING品牌到大北京品牌,到統一品牌標識的漢字化“北京”品牌,北汽集團的大自主整合仍在進行中。
“去年,北京汽車做了業務上的整合,三個公司,過去老的北汽股份,北汽越野車,以及藍谷營銷,整合成為新的股份公司,整合以后現在著力運營一個品牌,一張網絡工作。”
北汽股份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彭鋼表示,“通過一年多的融合,我們已經實現了從物理整合到化學整合的過程。”
今年4月,北京汽車發布品牌煥新戰略,統一品牌標識,核心定位為“家庭奔赴戶外樂趣”同行者的定位。至此,除極狐品牌,北汽集團其他的自主乘用車統一劃歸到漢字化的“北京”品牌下。“品牌定位以越野車為內核,向更主流市場延展。未來,戶外是這個品牌很重要的標簽。”
北京汽車預計,將用2-3年時間將除極狐外的所有自主乘用車產品劃歸到北京品牌的“悅野性能、悅旅戶外、悅己出行”三個系列之中。而BJ60正是北京品牌煥新的起點。
張夕勇提到,“越野車是北京汽車的基礎,今年還將聚焦于此。”
“今年越野車出口量大約是4000輛,2027年計劃達到2萬輛。目前國內年銷6萬輛,到2027年將完成7萬輛。”
在渠道端,北京汽車在過去一年也相應進行了整合優化,也覆蓋了更多空白城市。“現在有大約300家左右的營銷渠道支撐著銷售。”
“北京”品牌也明確,未來將打造三條產品線,第一條是悅野系列,包括BJ40、BJ60、BJ80,以及后續純電越野車。第二條是悅旅系列,產品出行場景偏重50%城市,50%越野。第三條是悅己系列,圍繞城市出行打造,使用場景大概80%城市,20%戶外,比如BJ30,產品矩陣有 魔方( 參數丨 圖片)、X7,以及明年上市的BJ30,未來還會有全新的電動車。
目前,“北京”品牌主要基于5款在售產品進行銷量發力,“下一步的銷量驅動力是越野系列下的全新BJ40,BJ60會持續發力,同時BJ30在明年上市。這些新車會為第一輪銷量提升貢獻主要力量。到2025年,將有越級純電新產品支撐第二波銷量的提升。”
彭鋼表示,希望通過3-5年,實現30萬以上的年銷售規模,“其中越野車8-10萬輛,電車15-20萬輛,總體來說未來規劃的方向是這樣的。”
重點車型逐一發力BJ60月銷將逐步達成1000輛至2000輛
“基于上半年成績,集團下半年給我們適度上調了目標,全年圍繞16萬臺的目標去做努力。”
作為北京品牌煥新戰略后的重要車型,彭剛將BJ60總結為“上市后命運多舛”。
“上市時趕上疫情爆發,市場端也碰到春節淡季,導致傳播端出現一定斷檔。前期交付沒有迅速跟上,流失了一些定單。”
在意識到問題后,北京汽車對BJ60采取了4項舉措。一是“賺口碑”,對車型質量問題整改,已售產品也快速免費處理。“所有的質量問題都有了解決方案。現在看是有效果的。”
目前,BJ60銷量逐月上升,預測8月零售終端銷量能達到800左右水平。
二是著重提升BJ60產品熱度。將“家玩豪華越野SUV”傳播定位改為更為具象的“中國長途自駕第一車”標簽。“現在BJ60線索的總量和自然進店量比過去有很明顯的提高。”
三是促轉化。統計顯示,93%的BJ60客戶是換購,只有7%的客戶是首購。因此其依據用戶特點推出了置換和金融兩個長板政策,促進轉化。“4、5月份轉化率是1%,現在已經提升到2%以上。”
此外,提升BJ60對公市場銷量,包括電網、石油行業,以及旅游租賃市場等。“本月和神州租賃、首汽租賃以及各地的租賃公司,會有1000臺左右的旅游租賃產品的落地。”
“下一階段,BJ60將逐步實現月銷1000臺的水平,后期努力達到月銷2000臺水平。之后柴油版也將上市。”
車企集團的轉型改革,往往被看成是“船大難掉頭”。在越野車、商用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各自握有“底牌”的北汽集團,在近幾年不斷整合自主乘用車板塊,和華為共同打造的極狐品牌也亟待“開花結果”。在上半年幾大經營指標兩位數增長的喜悅背后,北汽集團在整車層面的改革調整和發力,聚焦新能源車、越野車、商用車領域,并仍在進行中。正如張夕勇提到的,“‘十四五’下半程北汽將跑得更好,跑出更高質量地加速度。”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