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這臺BRZ之前,我其實也是有些猶豫的,特別是對于一個開習慣了渦輪增壓發動機+雙離合的前驅底盤四門鋼炮車主來說,自然吸氣引擎+手動變速箱的后驅雙門跑車毫無疑問無論是結構還是動力方面都處于對立面,或者說我們第一反應中日常實用性的對立面,這也是為什么如今第二代BRZ都已經宣布要暫退中國市場時,我才去嘗試接觸這類車。
在正式開始表述我個人體驗前,首先我覺得有必要強調下試駕車的車況,這臺BRZ試駕車在半年時間里積累了近16000km的里程,所以在和200km左右接車的媒體聊過后,可以明顯感覺出這臺臨近保養的試駕車,并不是處于一個非常好的狀態,畢竟也能理解很多開這臺車的同行其實駕駛水平并不足夠去駕馭ta,所以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換擋的感覺、或者說所謂的吸入感,已經不太能達到搶先體驗的媒體口中那個質感了,所以這次試駕我也就打消了去跑山或者賽道的念頭,就按照平時開自己車的日常場景來體驗這臺BRZ。
說實話相比老款,新款BRZ的外觀確實高級了許多,特別是坐在主駕位向車頭大燈隆起的位置看去,甚至有一絲駕駛保時捷的錯覺,如果這臺車是原廠那個十分有質感的銀色,那外觀真的可以給個很高的分數。
(資料圖片)
尾部的設計特別是尾燈,也是比老款車型更顯運動感,甚至后側角度有些GT跑車的感覺,再加上立體感十足的側裙,更大尺寸的18英寸輪圈和排氣尾喉,整個氣勢上拿捏的更飽滿。而且最讓我驚喜的,這臺BRZ實際體驗中的通過性,甚至比我的A35兩廂還要好。
車內BRZ還是延續了之前簡單樸素的風格,不過也是將實用性發揮到極致,車內最直接的現代化配置就是CarPlay,其余的基本可以略過。好在整個功能區域分布還是非常合理的,再搭配上十分舒適且包裹性也很好的、真皮與奧司維拼接材質的運動座椅,更有原廠加熱通風。所以除了那塊有些跳戲的屏幕外,整個車內這種復古潮流的風格還是很有JDM車迷向往的那味兒。
很多車主包括自動擋車主,都很喜歡高速時候手握著擋把這種時刻掌控的感覺,而BRZ這種十分舒適的擋把造型和手感,更是讓人愛不釋手;下方緊挨著的就是防滑和賽道模式的控制,操作起來幾乎沒有任何上手難度。
儀表盤的顯示沒有太多炫酷的設計,但這種復古電子的風格與字體,確實就像卡西歐的手表一樣,越看越耐看,當然左右兩側給到的信息,也足夠讓你專注在車輛駕駛上。
2.4L的水平對置發動機,低重心輕量化車身設計,再加上原廠234馬力7000轉的輸出表現,確實給我的感覺日常也有著非常輕快的駕駛感受,而且動力不需要去到紅線附近,只需要在3-4000轉左右就足夠你在市區內加速甚至超車了。盡管日常駕駛BRZ原廠動力相比A35來說,確實沒有那種過剩的感覺和氛圍感,但這確實也不是BRZ的重點,更靈活輕巧的車頭和在爛路上更為舒適的懸架設定,確實不會有A35那種生硬的不適感,同時側傾控制和抓地力的表現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不愧是有著東瀛保時捷稱號的平民玩具。而且原廠PS4的輪胎成本也要更低,當然都是作為這種具有玩具屬性的車,隔音和油耗我們就忽略掉不計了。
在冬天駕駛這種純后驅的跑車,我最擔心的還是打滑的現象,不過對于BRZ來說,似乎不是太大的問題,至少在市區道路上,不關閉防滑等系統的情況下,即便你想通過動力和轉向制造轉向過度,電腦也會及時的限制住你的操作,將車輛保持在正常行駛的軌跡上,而一旦開啟賽道模式或者關閉防滑后,你就可以盡情的去享受漂移的樂趣,不過總的來說還是非常可控的。
不過需要吐槽的一點,這臺車踏板并不適合你去做大腳踩下去的跟趾動作,而且離合器的硬度和結合點也沒有我之前試駕的 型格( 參數丨 圖片)手動版輕松,以至于開完型格再開BRZ,起步時候突然感覺自己變回了手動小白,不過容錯范圍窄也不能都是車的問題,還是要鍛煉左腳,實在不習慣的還可以自己改裝。
總結:其實一番體驗下來,除了離合有點硬結合點偏高外,這臺BRZ其實日常還是非常友好的一臺車,無論是舒適的懸掛(相對我的A35來說)、輕快的車頭響應以及低中心帶來的出色駕駛氛圍感,都是在這個價位給你能帶來的很真實的跑車體驗,不過如果要說硬核的話,其實這臺車素車在轉向手感等方面,顯然需要自己改裝來達到想要的感覺,所以也難怪很多網友會說這次BRZ的完成度并不高,一方面也是需要每個車主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完善這臺車,可能這也是真正喜歡自吸+手動+后驅的跑車玩家才能享受的樂趣。
關鍵詞: 斯巴魯brz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