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電動化”是未來,但眼下看市場弊病頻出,混動技術的普及仍是所有中國車企的當務之急。
(資料圖)
作者丨曹佳東
責編丨楊 晶
編輯丨朱錦斌
在這個傳統合資品牌不斷掉隊、難尋出路的年代,中國車企總是期待用EV改變著全球汽車產業的格局。可自從電動化不斷深入發展而出現諸多發展弊病后,圍繞“電動車VS混動車,誰才是新能源主流”的討論不僅在今年變得愈發激烈,甚至從中延伸出了一絲“二分天下”的趨勢。
“混動”讓魚和熊掌兼得變成可能
數據上,當2022年前10個月的新能源車市場中依舊有著很大比例的混動車型,累計批發銷量達到113.4萬輛之余,其同比增勢還處在繼續上升的階段。
其實就很能說明一個問題,在電動化補能體系尚未健全之前,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傳祺鉅浪混動等新生技術紛紛入市,當下的消費者究竟是不是以電動化為唯一解決方案,是要添上一個問號的。
今年8月,當川渝地區出現大范圍限電、供電緊張時,電動車通勤所受到的影響,甚是令人苦惱;10月國慶長假期期間,高速排隊充電的“盛況”,可見隨著電動車數量的激增變得愈發常見......
圖|8月成都街頭電動車排隊充電“盛況”
而現階段,即便不去討論尚未健全的補能體系是否會對電動車在使用環節中帶去制約,僅在面對天氣突變時,電動車都很難從固有難題中抽身。
就像,進入11月,當吉林省多地下起了雨夾雪,幾乎同一時間,當地出租車換電、充電困難的就登上了抖音熱搜……不管我們承認與否,電動車冬季續航縮水的問題都將如期而至。
如此多的窘境下,我們還能時刻對電動車時刻保持推崇之意嗎?
一直以來,相比電動車,混動車在新能源市場中總扮演著“孤勇者”的角色。燃油系統的存在,讓很多被電動車企帶偏的消費者將其歸于傳統車型之流,但在技術形勢的快速演變下,講究“新鮮感”之余,主流車企理應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對人們日常出行時所關心消費痛點的解讀。
試問,在日常用車中,有多少人愿意始終將“提前關注續航里程”、“及時前往充電站補能”等用車tips記在“小本本”上?如果做不到,對于大部分用車需求以通勤為主的消費者來說,選擇使用成本同樣極低、且無續航焦慮、無充電限制的油電混動車型,何樂而不為呢?
在“一箱油極限油耗測試”中,廣汽傳祺旗下搭載了「鉅浪混動」系統的 影酷( 參數丨 圖片)HEV、 影豹HEV曾向外界證明了,混動車在燃油經濟性上的極致表現。
兩者分別跑出了續航1711km、1537km,百公里油耗則為3.2L、3.0L的成績,就意味著,和同級別純電車型相比,在沒有里程焦慮的前提下,每公里不到0.3元的燃油成本是何其經濟。就算影酷HEV在城市路況中實測出百公里4.4L的油耗,那換算下來的使用成本也是極低的。
對此,會有人質疑,這樣的表現是不是以犧牲動力性的方式達成的?答案很明顯是,不會的。
實測階段,被外界視為“年輕人第一臺性能車”的影豹,在換上「鉅浪混動」GMC2.0混動系統后,因其驅動電機最大功率134kW,峰值扭矩300N·m,整車的系統綜合功率高達175kW,直接促使影豹HEV的0-60km/h加速僅需3.4秒;同樣的條件下,影酷HEV的0-60km/h加速也只有3.9s,麋鹿測試速度甚至可以達到78km/h。
今時今日,我們無法否認那些花哨宣傳所具有的吸引力。但眼看著市場規模擴大,向著更多講究實用主義的用戶群滲透,若以一個冷靜的態度看待當下,既然有廣汽傳祺「鉅浪混動」這樣解決了普通消費者對用車成本的過多擔憂,同時又將性能車的動力特性完美拿捏的技術存在,與其無腦追捧那些自帶BUG的純電車型,實實在在地選擇影豹HEV、影酷HEV,乃至剛剛上市的M8宗師HEV等混動車型,難道不失為一個最佳方案嗎?
鉅浪混動,要用技術贏得未來
事實上,作為混動技術的先驅品牌,本田與豐田在華的四家合資公司,旗下以銳·混動、混動世家為主體的HEV車型,2022年的累計銷量也是與日俱增的。
這些都在說明一個問題,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相對于純電車型,只要PHEV/HEV車型的技術足夠先進且具有極強的普適性,后者是可以在新能源市場轉型中奪得先機的。
換言之,同為國內為數不多主攻HEV技術的中國車企,廣汽傳祺旗下混動車型能實現在燃油經濟性和動力上的相對平衡,并以之滿足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苛刻需求,其源頭就在于,傳祺這套鉅浪混動在技術端所形成的天然優勢。
對于普通人來說,過于深奧且專業的技術標準不一定是他們所能get到的點。可只需給出幾組數字和時間線,那些有關「鉅浪混動」的核心賣點便能分外凸顯。
13年研發歷史、超400項核心專利(發明專利占比57%)、740多項延伸專利,傳祺在打破技術封鎖,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方面,從不位居人后。
在自主品牌各自摸索后才切換到雙電機串并聯的時候,傳祺就十年如一地堅持P1+P3雙電機串并聯的技術路線,并持續迭代至今,現已成為中國車市中唯一掌握雙混動技術路線、唯一全序列混動車型(轎車/SUV/MPV領域全覆蓋)的企業。
“雙唯一”的鉅浪混動,不管純電動車市場呈現出怎樣的瘋狂,依舊淡定自若。在前不久的“中國心”2022年度十佳發動機及混動系統評選中,廣汽傳祺2.0ATK+GMC2.0鉅浪混動系統在一眾自主和合資車企的角逐中突出重圍,拔得頭籌,榮獲“中國心”2022年度十佳發動機及混動系統。
究竟原因,和同類技術相比,由廣汽開發的2.0ATK高效阿特金森混動專用發動機,在GCCS高效燃燒系統制造的15:6的極高壓縮比下,用42.1%的超高熱效率將“節油”特性拉滿的同時,首創平行軸式雙電機多擋位DHT,一舉將動力輸出和運轉平順成功融合。
要知道,通過提高壓縮比、低摩擦設計、廢氣再循環系統、智能熱管理等手段,完成高熱效率發動機的研發本就不是一件易事。在沒有成熟案例借鑒的情況下,對于專用變速箱的開發,傳祺在開發上說做出的創新舉動,又是何其令人佩服。
舉個例子: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混動系統相比,由于該套GMC混動多了一個擋位,那系統必然能在扭矩輸出得到大幅提升之后,讓發動機介入驅動后處于更高效工作區間。而采用AT形式的換擋機構,在調速的配合下,換擋動作總顯得會更加柔順。
而優勢如此明顯的混動技術所催生出的結果呢?數據上顯示的就是,整個傳祺HEV產品序列,在混動市場一片向好的趨勢帶動下完成了一定的市場積累,旗下HEV產品合力也為廣汽傳祺謀得了1-10月自主品牌同類產品銷量第一的成績。
一邊,作為目前市場上為數不多的中高級HEV車型,傳祺全新第二代GS8穩坐中國品牌HEV銷量冠軍;另一邊,影酷盲訂半個月訂單破萬,其中60%為混動版訂單;而新品M8宗師自10月18日正式開啟預定的十天時間里,選擇雙擎御尊版(最頂配)的用戶就超過了45%。
總之,這一切都在表明,廣汽傳祺鉅浪混動的出現,看似是整個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但隨著消費者不斷對其示好,我們必須明白,以鉅浪混動為代表的混動技術,是時候被所有人正視,其顯露的超強適用性遠比純電動車更契合最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曹佳東|
血液中流淌著汽油,
唯快不破!
THE END
微信號|iAUTO2010
那個抄襲路虎的品牌,快要沒了
年銷百萬,福禍相依
清北“卷進”比亞迪
關鍵詞: 廣汽傳祺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