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行市場“領頭羊”滴滴因為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滴滴出行”APP及旗下其他25款APP下架。7部門還聯合進駐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展開網絡安全審查。
消息一出,不少市場從業者積極尋找機會,有的加大廣告投入吸引新用戶,有的發力司機端補貼,試圖改變當前市場格局,搶占“真空期”。
經過數年的發展和多輪競爭,出行市場現已成為千億元級大產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僅滴滴一家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就超過八成。如今,滴滴受到處罰,對追趕者來說是難得的機遇,對于行業發展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隨著企業規模和話語權的增加,出行市場出現了抽成比例高、隨意調整計價規則、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一系列亂象,不時引發消費者詬病,相關部門也多次就此約談和處罰相關企業。此次競爭再起,有助于這些問題得到解決。
對于消費者和司機來說,也有了“薅羊毛”的機會。其他平臺企業為了搶占市場,加大了對司機和顧客的補貼力度。更多平臺的進入,客觀上減輕了群眾的出行負擔,增加了司機收入。
目前,市場的“洗牌”結果尚不明朗。企業在競爭之余,一定要牢記教訓,注重數據安全,守住數據安全底線,自覺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
其次,要嚴守規矩,避免出現壟斷。在這次的行業“洗牌”中,無論市場競爭結果如何,無論哪家或者哪些企業得到壯大,都需要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另外,要以人為本,注重可持續發展。近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印發意見,明確提出要切實維護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司機是出行領域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企業要重視他們的利益和訴求。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