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弱校”“名校+鄉校”“名校+新校”,太原市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如何辦?日前,中共太原市委辦公室、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推進太原市中小學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1月19日,太原市教育局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解讀。
打造太原全域集團化辦學新樣態
推進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是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深入推進學校辦學模式改革,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按照教育綜合改革要求,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推進、優質共享、提質增效”,打破學校行政隸屬關系限制,通過區域內、跨區域、跨行政層級和跨學段等多種形式,采用緊密型、松散型、集群化、貫通式等多種集團化辦學模式,擴大優質資源供給,帶動薄弱學校、區域教育發展提升,縮小校際間、區域間辦學差距,整體提升城鄉學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全方位推動太原教育高質量發展。
《指導意見》確定了政府主體、市域聯動、因地制宜、綜合推進和多元特色發展五個基本原則。主要目標是在現有集團化辦學探索的基礎上,全面創新集團化辦學模式和管理體制,突破行政層級、行政區域、學段限制,統籌各類社會資源,建立太原市全域集團化辦學的新樣態。
集團化辦學包括四種模式
指導意見適用于太原市市域內所有全日制普通中小學校。各級政府和學校在推進集團化辦學時,可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緊密型教育集團、貫通式教育集團、松散型學校發展共同體或集群化教育共同體等適合的模式。
緊密型教育集團實行集團總校長負責制,集團總校全面統籌各分校(校區)的人、財、物和教育教學管理,向各分校(校區)選派執行校長及管理團隊,一般采用“名校+X”模式,如:“名校+弱校”“名校+鄉村學校”“名校+新校”等。
貫通式教育集團可實現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各學段學校之間的聚合,打破學段壁壘,整合各學段優質資源,實行貫通式培養。
松散型學校發展共同體是由若干所名校與普校,或普校與普校組成的,基于項目建立的相對松散的共同體。
集群化教育共同體是在有效整合一定范圍內不同學段學校資源、科研院所資源、企事業單位資源、場館資源、社區資源、社會群體資源、培訓機構資源、國際資源等各類資源的基礎上成立的教育共同體。
教育集團內部治理有依據
對于教育集團內部如何管理,指導意見也給出了明確的依據。
教育集團須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統籌規劃和指導下成立。跨區域、跨層級委托辦學成立教育集團,委托管理協議一般由委托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門和受托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或集團總校簽署。教育集團分校(校區)可同時掛兩塊牌子,一塊是機構編制部門批復的學校名稱,一塊是教育部門按照集團化辦學模式批準的“××教育集團××分校(校區)”名稱。教育集團的成立實行規??刂?,每個教育集團同一層級的分校(校區)數量原則上不超過6所。
各級黨委政府、有關部門要依法賦予集團學校更多的辦學自主權和內部管理權,鼓勵教育集團建立現代學校管理制度。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各分校(校區)執行校長全面負責分校工作,同時承擔集團內部具體管理職責;集團分校(校區)的中層干部負責本校本部門日常管理工作的執行落實,條塊結合,形成扁平化的組織機構。探索組建專家委員會、家長委員會等第三方機構,監督教育集團日常管理工作。
教育集團總校要向各分校(校區)選派執行校長、管理團隊、優秀教師團隊,并保障選派團隊人員數量和質量。集團分校(校區)的執行校長由集團總校提名集團副校長或特別優秀的中層正職作為推薦人選,由同級黨委教育工委履行相關程序后,擇優聘任為校長;集團分校(校區)中層干部由教育集團總校擇優選聘,并報所屬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對集團的教師招聘給予自主權,集團教職工崗位管理實行“總量控制,動態調整”機制,合理核定集團各學校教職工崗位,實行集團內統一評聘職稱,中高級教師比例和崗位設置數量適當提高和傾斜,適時調整。建立以集團為單位,統一招聘、競聘上崗和統籌調劑相結合的教師資源配置方式。建立教育集團人才儲備和交流機制,新任教師正式任課前需在總校接受不少于1學期的跟崗培訓,集團總校和分校(校區)之間互派干部雙向交流、互派教師輪崗交流。
進一步完善集團化辦學考核評價機制,對推進集團化辦學有貢獻、積極參與集團內輪崗交流的教師和干部,要在工資待遇、職稱評定、崗位晉升、評優評先、選聘任用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教育集團招生堅持“一校一案”原則,招生計劃、招生范圍、招生方式由同級教育行政部門確定。鼓勵教育集團內部探索貫通式培養、特殊稟賦人才培養、訪學游學等多種人才培養方式。
教育集團實行動態管理,對于已成長為辦學質量優、社會聲譽高,或自身發展良好、具備自主發展能力的分校(校區),經教育集團研究,并經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召開聽證會后,經所屬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后可退出教育集團。退出教育集團后保持原有校名不變、教師集團內交流比例不變,變緊密型教育集團為松散型教育共同體。教育集團建立預警機制和淘汰機制。
四招提升教育集團辦學品質
實行集團化辦學之后,如何提升辦學質量,是家長關注的重點。對此,指導意見也拿出了方案,以此提升教育集團辦學品質。
培養高水平教師隊伍。建立集團內教研聯動互助機制,采用校際會課、教學互訪、專題合作、同伴結對等方式開展聯合教研,形成總校引領、分校(校區)負責、上下聯動、統一管理的集團校際教研共同體。制定集團內教師專業成長發展規劃,打造教師成長共同體。
深化學校課程健設。教育集團要在高質量實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整合集團各成員校優質課程資源和社會教育資源,建設具有集團特點和地域特色的優質課程開發、共享、配送機制。
建設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加強集團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管理、學科教學融合,充分發揮信息化平臺在校際課程資源共享、教育教學研究、質量監控和評價等方面的作用。
促進高品質特色發展。推進教育集團總校和分校(校區)的高品質、特色化建設,實現各方共贏和可持續發展。推進教育集團文化認同、文化融合,打造集團文化品牌。集團內要尊重分校(校區)的差異性、多樣性和自主性,實現“一校一景,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
集團化辦學有了政策支持與措施保障
對于集團化辦學,指導意見也給出了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太原市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全市集團化辦學工作。加強制度保障,各縣(市、區)要加大對集團化辦學的人力、財力、物力等政策和條件支持。落實經費保障,財政部門將集團化辦學專項經費列入年度預算,并逐年增加。
同時,強化評估考核將集團化辦學工作列入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的年度考核內容。加強宣傳引導,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有利于教育集團化發展的良好氛圍。(記者 楊晶)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