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師生應對火災等突發事件時的自救自護能力,建設平安校園,近日,湛江經開區硇洲中學舉行了防火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參加活動的師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并表示回家后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傳給身邊人,讓更多的人受益。(據11月27日《湛江日報》)
近期,包括湛江經開區硇洲中學,湛江各地中小學校聯合有關部門在校園開展了消防、地震、防踩踏等應急疏散演練,以及對學生普及公共安全知識教育,這是應急安全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值得充分肯定。
毋庸置疑,在危急關頭,訓練有素顯然比毫無經驗更能提升求生概率。媒體曾報道,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的校長葉志平從2005年開始,每學期都要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在汶川大地震中,桑棗中學也遭遇重創,但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造了一大奇跡。
實踐也證明,應急演練和安全教育對在校學生、居民群眾防災和自救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逃生自救知識、技能技巧并非與生俱來,需要日常學習、實戰演練。如果沒有平時的安全教育、逃生技能教育、生存技能培養,在發生火災、地震等事故災難時,很多人無法做到冷靜應對,往往驚慌失措,很容易選擇錯誤的逃生自救方式方法。
所以,要在災害、突發事件來臨時避免較大的損失、損害,就必須做到未雨綢繆。在學生中經常開展逃生疏散演練,普及公共安全知識,可以促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的各種環境中舉一反三,提高安全防范、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對于他們的安全健康成長是很有益的。
提高避險能力,開展防災減災疏散演練活動是一種生命教育,更是重要的素質教育,應當抓早、抓好。特別是要強化青少年學生的應急安全意識的培養和樹立,通過學習應急安全管理和避險、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識,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常態化的情景模擬演習,使其掌握正確的應急自救技能,提高廣大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素質。
推薦閱讀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