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一個陽光和煦的下午,一匹黝黑的駿馬在草地上肆意奔跑,不時還歡快地打滾兒……這原本常見于內蒙古、四川和西藏等地區的場景,魔幻般地發生在了廣東中山的市區里。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了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多家馬術培訓俱樂部。它們普遍反映生意不錯,周末時客人甚至要提前預約才能進行訓練。另外,還有俱樂部投資人表示,“雙減”政策發布后,其俱樂部客流有略微增加。
馬術俱樂部在大灣區多地“開花”
據了解,馬術是一種騎手和馬共同完成的體育運動,按運動目的分為休閑馬術和賽事馬術兩大類別。
在剛結束不久的東京奧運會上,由華天領銜的中國馬術隊在馬術三項賽團隊賽中排名第九,拿下亞洲第一。賽場上的中國馬術隊創造了中國馬術的歷史,賽場下的馬術訓練,則逐漸從“貴族專屬”走入了大眾視野,馬術訓練俱樂部也在大灣區內多地“開花”。
“客人如果沒預約就直接過來的話,想騎馬是不可能的。”談到俱樂部周末的客流,中山尚馬博塞馬術俱樂部的投資人梁漢杰顯得頗為滿意。
位于廣州大觀南路地鐵站附近的陳藍馬術俱樂部生意同樣不錯,其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只接受15個預約名額,如果客人要來訓練的話,得提前預約好。“平時15個名額都能約滿。”該負責人說。
梁漢杰告訴記者,在他投資尚馬博塞馬術俱樂部后不久,中山市又接連冒出了數家馬術俱樂部,目前數量已達7家。
相比中山,廣州的競爭環境更為激烈。百度地圖顯示,跟馬術相關的馬場、俱樂部或訓練基地,廣州竟擁有超過200家。深圳、東莞、佛山緊隨其后,但分別只有28、22、16家。
在馬術俱樂部數量上,為何廣州跟大灣區其他城市相差如此懸殊?這或許跟廣州的早早布局有關。早在2009年,廣州從化就完成了無規定馬屬動物疫病區(簡稱“無疫區”)的建設。
“無疫區”的建成,為廣州馬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地發展契機。2010年,廣州亞運會馬術項目在從化舉行;2018年8月,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正式啟用,該馬場最多可以容納約650匹馬,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標準最高、功能最完善的國際馬場類綜合體。
馬術訓練價格仍偏高,但市場規模逐年提高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馬術行業發展戰略規劃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指出,“馬術俱樂部數量增加擴大客戶接觸面,為馬術愛好者提供便利,提升行業市場規模”。數據顯示,隨著馬術愛好者的增加,我國馬術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由2016年的90.9億元增至2020年的153.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4%。
觀研報告網發布的《2021年中國馬術市場分析報告-產業格局現狀與發展前景評估》也顯示,預計到2025年,馬術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近260億元。
記者觀察到,相對于書法、畫畫、鋼琴、跆拳道等傳統的課外培訓而言,馬術培訓的費用仍略顯昂貴。以中山尚馬博塞馬術俱樂部為例,其最便宜的課程為4980元一期(20節課,每節20分鐘鞍時),最貴的則達到20800元(40節課,每節45分鐘鞍時)元。廣州馬術俱樂部的價格也大差不離,廣州博塞馬術俱樂部的價格表顯示,其“小馬二十次卡”價格最便宜,為5580元,最貴的單人年卡為26800元。
不過,或是為了吸引顧客,幾乎每家俱樂部都推出了短時體驗項目,如小馬喂食、乘騎體驗等,部分俱樂部的體驗項目甚至低至9.90元。
“雙減”政策有望利好馬術培訓行業?
今年7月24日,新華社全文公開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
該政策對馬術培訓行業有何影響?廣州博塞馬術俱樂部和廣州天麓馬術俱樂部的負責人均表示,目前還沒感受到該政策帶來的影響。不過,梁漢杰卻認為,該政策的影響是間接的。“‘雙減’政策下,孩子們有了更多的課余時間去培養課外興趣愛好,馬術培訓也就有可能間接受益,”梁漢杰表示,近幾月來,中山尚馬博塞馬術俱樂部的客流出現了略微增長。
或許“雙減”政策對馬術產業下游的俱樂部的影響還不明顯,但資本層面卻已有動作。
天眼查專業版顯示,8月3日,“雙減”政策發布約一周后,廣州一家主打3~18歲青少年馬術教育的品牌“騎樂馬術”順利獲得千萬級融資,投資方為上海仨通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這或許意味著馬術也逐漸被資本所看好。
另外,記者了解到,2019年2月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也曾提到“推進馬匹運動及相關產業發展,加強香港與內地在馬匹、飼草飼料、獸藥、生物制品等進出境檢驗檢疫和通關等方面的合作”。
可預見的是,在資本和多重政策影響之下,馬術運動將逐漸破圈,越來越大眾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志文 實習生 張松)
推薦閱讀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