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結石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預防?
膽囊結石是我國居民的常見病,門診上咨詢的患者很多,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
膽囊是處于膽道系統內的一個分支,相當于由河道延伸出來的一個蓄水池,這個蓄水池主要起儲存及濃縮膽汁的功能
在回答具體問題之前,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肝臟、膽道及膽囊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我們可以把三者的關系比作河流系統:人體由肝臟分泌膽汁(膽囊不分泌膽汁),而且肝臟分泌膽汁的速度猶如河流的流量變化(吃飯時處于汛期,膽汁分泌旺盛,空腹時處于枯水期,膽汁分泌緩慢),而肝內外的膽道系統就猶如河道,由支流(分支膽管)逐漸匯聚成主干(左右肝管——膽總管),主要負責膽汁的輸運。而。空腹時,處于“枯水期”的肝臟仍然緩慢地分泌膽汁,但是絕大部分都流入膽囊儲存起來;進食時,處于“汛期”的肝臟大量分泌膽汁,且膽囊收縮,將其內儲存的大部分膽汁排泄入主膽管并最終流入腸道,從而協助脂肪類食物的消化。
膽囊結石具體的成因很復雜,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情況。
一、膽汁成分的不穩定容易形成膽囊結石
膽汁內的主要成分包括膽固醇、膽色素、磷脂及各種膽汁酸鹽,如果膽汁成分不穩定,尤其是膽固醇、膽色素或膽汁酸鹽等濃度過高或過飽和,膽汁儲存在膽囊內就容易沉積并結晶析出,形成膽結石。
在初期理論上是可逆的(主要是膽固醇結晶階段,可嘗試所謂的溶石治療)
這個過程類似于我們初高中化學講的鹽的析出結晶過程,,但一旦形成結石,就很難再次溶解了。膽汁的成分和人體的代謝狀態、飲食習慣等息息相關,有的人因為,就容易形成結石;另一方面,如果,膽汁中脂肪類代謝產物如膽固醇的濃度肯定也要高于常人,因此也容易形成結石。
改善飲食習慣
針對以上原因,我們可以做的預防工作就是,。
二、膽囊功能障礙可能形成膽囊結石
正常功能的膽囊收縮受機體神經內分泌嚴格調控,比如空腹時,膽囊處于舒張狀態,膽汁主要儲存于膽囊內。正常肝臟每天要分泌500-600ml膽汁,而膽囊容量一般只有50-100ml左右,一天三餐之間的膽汁分泌也能達到200ml左右,因此大家肯定會問,分泌這么多的膽汁膽囊能容納的下嗎?所以,這又涉及膽囊的另一重要功能——膽汁的濃縮。
舒縮功能異常
如果膽囊的功能出現障礙,比如一方面,會使得膽囊在進食時不產生有效的收縮,那樣陳舊性的膽汁就長時間瘀滯于膽囊內,相當于蓄水池內充滿死水。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各種不穩定的成分更容易沉積形成結石。另一方面,如果膽囊的,也會形成某種膽汁成分濃度過高、過飽和,從而沉積形成結石。
中西醫的消炎利膽(比如硫酸鎂,膽寧片,膽石利通等等)以及試圖改變膽汁排泄成分提高穩定性的藥物(熊去氧膽酸)等
針對以上病因,我們所能做的預防和治療手段就包括。另外,從飲食的角度,我們經常建議病人。
三、膽囊解剖結構異常往往形成膽囊結石
葫蘆狀膽囊
臨床上偶爾能見到有的病人膽囊腔內有分隔(最常見的是膽囊腺肌癥的一種類型),將膽囊分隔成大小兩個腔,我們稱之為。這種情況就好理解了,葫蘆狀膽囊中間的狹窄部分,導致遠端膽囊腔內膽汁淤堵流通不暢,從而更容易形成結石。手術當中也證實,這種膽囊往往是遠端腔內充滿結石,而近端腔內沒有結石。
所以臨床上對于膽囊結石的治療,主要是以手術為主(切除膽囊這個蓄水池,就不會產生結石了),藥物及飲食預防(疏通河道的措施)為輔
綜上,膽囊結石的成因復雜,往往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許多因素是和個體密切相關的,僅僅通過藥物或飲食治療很難去除病因,也就是膽囊結石形成的原因不去除,結石必定會發生進展,。
推薦閱讀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