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一餐一飯,小習慣里有大文明。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合餐制由來已久,已成主流。中國人習慣合餐制,親朋好友會聚一堂,觥籌交錯,其樂融融。雖然隨著人們文明意識和衛生理念的提升,近年來分餐制不時有人提出,一些較高檔的餐飲場所,也提倡使用公筷,但一直未形成全社會共識。原因有多方面,有的是餐飲企業出于成本考慮,有的是中餐菜式講究造型,并不是所有菜都適合分餐,還有的則是食客們的意識還有待提升。
社會共識的形成是推行分餐制的重要前提。此次,讓人們充分意識到以分餐制為代表的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對個人而言,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與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就是對打贏防控戰的最大貢獻;而放松自我防護要求,就是給社會添亂,目前已成社會共識。
分餐制成為必然選擇,但卻并非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呈全球蔓延之勢,目前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席卷在內,感染人數超過179萬。中國雖然在防控方面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流行病防控專家一再強調,全球不結束,中國的防控也很難說接近尾聲,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對我們來說,防控是持久戰,也正是廣泛發動群眾,進行衛生教育、改善衛生環境面貌、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重大疾病的良機。我們欣喜地看到,兩個多月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不扎堆”已成為人們自我防護的“四大法寶”,而分餐制與公筷公勺也成為健康“新食尚”。借此契機,將現有的防疫經驗固化為健康生活的新準則,將“分餐制”常態化制度化,正是題中之義。
“分餐制”常態化制度化,不僅僅為防控。病從口入,人類的許多疾病都源自于不良的飲食習慣。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持之以恒地堅持分餐制也至關重要。目前,廣州、上海等地已發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山東發布了分餐制與無接觸共餐省級地方標準,這些均為推廣分餐制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及時總結各地成功經驗,并推而廣之,讓這場餐桌革命不僅成為我們戰“疫”的強大武器,也成為守護全民健康的文明新風尚。(記者:譚敏)
推薦閱讀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