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個新藥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價格平均下降50.64%……建立醫保制度以來,我國第五輪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在近日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日前,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新版醫保目錄將于3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啟用。
醫保目錄“老品種”
首次納入談判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醫保目錄調整首次嘗試對目錄內藥品進行降價談判。評審專家按程序遴選了價格或費用偏高、基金占用較多的14種原目錄內獨家藥品進行降價談判,這些藥品單藥的年銷售金額均超過10億元。經過談判,14種藥品均談判成功并保留在目錄內,平均降價43.46%。
米內網數據顯示,14個獨家品種在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合計銷售額超過350億元,其中石藥的丁苯酞軟膠囊、山東丹紅制藥的丹紅注射液、杭州中美華東的百令膠囊銷售額均超過30億元,丹參多酚酸鹽更是高達41億元。
對14個藥品進行降價談判,僅僅是一個開始。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表示,此前的藥品進入醫保目錄并沒有經過談判,價格較目前市場來說,已存在虛高。且近年來這些藥品降價動力和意愿較小,因此后續還會繼續對目錄內標的藥品談判。
在清華大學醫療服務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廖藏宜看來,將目錄內藥品納入談判,有利于提升藥品經濟性、公平性,引導原目錄內藥品支付標準回歸合理,減輕患者負擔,節省基金支出。
此外,擠進醫保目錄的藥企并不意味著高枕無憂。新版醫保目錄中有29種藥品被調出目錄,主要為臨床價值不高且可替代、或者被藥監部門撤銷文號成為“僵尸藥”等品種。專家們在評審過程中,將可替代性作為一項重要指標,被調出的藥品目錄內均有療效相當或更好的藥物可供替代。
新增17種抗癌新藥
藥價降幅大患者獲益多
抗癌藥品歷來是醫保目錄調整的重點關注對象。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之初,組織開展了抗癌藥專項準入談判,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與平均零售價相比,平均降幅達56.7%,這一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隨著兩年協議期臨近結束,17種抗癌藥是去是留?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17種抗癌藥中,3種藥品有仿制藥上市被納入乙類管理。14種獨家藥品按規則進行了續約或再次談判,平均降幅為14.95%,其中個別一線抗癌藥降幅超過60%。經測算,14種抗癌藥降價,預計今年可為癌癥患者節省30余億元。
此外,本次調整還新增了17種抗癌藥,其中包括PD-1、侖伐替尼等新藥好藥,目錄內癌癥用藥的保障水平明顯提升。醫保新入局的抗癌藥影響幾何?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它們將很大程度上改變國內相關藥企的競爭格局。
事實也確實如此。以 “明星”抗癌藥PD-1為例,2019年,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成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被納入醫保的PD-1后,銷售快速放量。據信達生物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信迪利單抗銷售額幾乎與2019年全年10.159億元銷售額持平。
就新版醫保目錄來看,未來癌癥患者將獲益更多。“上市的PD-1數量比較多,他們形成了強烈的競爭。所以我們在測算的過程中,除了考慮PD-1的臨床療效以外,最關鍵的是考慮市場的競爭程度來確定的藥品的底價。目前有7個PD-1的產品參加談判,三個國產的PD-1談判成功,而且降價幅度非常大,基本上在80%左右。”熊先軍表示。
“折戟”新版醫保目錄
高值罕見病藥緣何落選
除了抗癌藥,高值罕見病藥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2020年8月,脊髓性肌肉萎縮癥治療藥物諾西那生納注射液一針高達70萬元的消息,引起社會對高值罕見病藥物的關注。所謂“高值”,指的是年花費在50萬以上的藥物。
記者注意到,作為醫保目錄調整的環節之一,2020年9月,國家醫保局公示了《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申報藥品名單中不乏高值罕見病藥物的身影。
除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外,上述名單中還出現了龐貝病治療藥物阿糖苷酶α和法布雷病治療藥物阿加糖酶β,后兩者的成人年治療費用在200萬元以上,均屬高值罕見病藥物。
不過,最終結果顯示上述“天價”救命藥并未出現在新版醫保目錄中。據北京病痛挑戰基金會整理,此次醫保目錄新增了6個罕見病用藥,包括統性硬化癥及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治療藥物尼達尼布,多發性硬化治療藥物西尼莫德、芬戈莫德,特發性肺動脈高壓治療藥物安立生坦,亨廷頓舞蹈癥治療藥物氘代丁苯那嗪,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治療藥物依達拉奉氯化鈉。
“天價”救命藥緣何落選新版醫保目錄?廖藏宜告訴記者,“保基本”是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最核心的原則,需要立足基金承受能力,適用群眾基本醫療需求。“罕見病藥納入醫保難,難在一方面罕見病單病種患者群體小,另一方面國家醫保局也要考慮到地方醫保支付能力。” 廖藏宜說。
事實上,高值罕見病藥落選新版醫保目錄已有跡象。記者注意到,2020年12月10日,國家醫保局針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將罕見病用藥納入醫保目錄”的建議作出答復稱,總的來說,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品基本已全部被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部分價格特別昂貴的特殊罕見病用藥,由于遠超基金和患者承受能力,無法被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
廖藏宜認為,在高值罕見病藥品的醫保支付方面,未來可建立多層次用藥保障體系。結合地方省市探索建立的罕見病保障模式,建議以政府為主體,建立由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組成的罕見病多層次保障體系,逐層分擔化解罕見病患者的合規醫療費用,保障其用藥可及性。(作者:邢燦)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