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心臟協會修改了高血壓標準,將高血壓定義為 130/80mmHg,取代以前140/90mmHg的高血壓診斷標準,這是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心臟病學會14年來首次重新定義高血壓。
不過,針對這一最新標準,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副教授趙春霞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美國標準對中國高血壓防治來說沒有太大影響。她更認為,一些患者距離140/90的達標都還有一定距離,如果以130/80的標準,中國高血壓的人群會更多。
據媒體報道,今年5月至8月,中國高血壓聯盟在全國20個省市的300個血壓測量點,為50萬人測量了血壓,結果發現,僅有23.8%的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得到控制。
最新的官方數據預估,當前,中國高血壓患病人數已達2.7億,包括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腎臟疾病在內的高血壓嚴重并發癥致殘和致死率高,已成為中國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
對于美國調整高血壓界定標準,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層高血壓管理辦公室主任蔣立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不必過度恐慌。
蔣立新分析,中國目前高血壓的防控嚴峻程度和著重發力點與美國存在明顯不同,美國高血壓防控的現狀是追求“更好”,而中國的當務之需則是如何在全國范圍內盡快扭轉高血壓控制率如此低下的局面。
高血壓標準怎么定?
事實上,中國此前對于高血壓的界定也發生過變化。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高血壓聯盟的有關專家修訂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顯示,過去幾十年,中國曾進行過數次大規模高血壓患病率的人群抽樣調查。
其中,在1958-1959年的調查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尚不統一;在1979-1980年的調查中,160/95mmHg為確診高血壓,140-159/90-95mmHg之間為臨界高壓;到了1991年及2002年,診斷標準調整為140/90mmHg及2周內服用降壓藥者。
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界定,當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時,就視為血壓升高或高血壓,中國目前已經與世界衛生組織制訂的標準統一。
注意!130/80已是“正常高值血壓”
盡管美國單方面調整了高血壓的確診標準,但趙春霞告訴中新網記者,中國本來就把130/80的數值視為“正常高值血壓”,也是處于可以進行綜合干預的范圍內。
根據上述《指南》的界定,目前中國采用正常血壓、正常高值血壓和高血壓進行血壓水平分類。
其中,記者注意到,中國界定的正常高值血壓為收縮壓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而美國最新的高血壓標準正好在這個范圍內。
《指南》解釋稱,正常高值血壓是根據中國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數據的結果確定的,血壓水平在這個范圍的人群,10年后心血管風險比血壓水平110/75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
高血壓飲食原則
1、控制能量的攝入
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這類糖屬于單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限制脂肪的攝入
少食動物脂肪、不食動物內臟等,少吃動物性蛋白,盡量避免食用:動物內臟、雞蛋黃、豬油、肥肉、全脂牛奶、酸奶、油炸食物。烹調時,選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魚,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膽固醇氧化,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還可延長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風,還含有較多的亞油酸,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壓并發癥有一定的作用。
3、適量攝入蛋白質
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每周吃2-3次魚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如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4、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
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高血壓患者應堅持食入高鈣食物,含鈣的食物很多,如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醬、蝦皮、海帶、黑木耳、核桃、沙丁魚、雞蛋等均含鈣豐富。少吃肉湯類,因為肉湯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夠促進體內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腎臟的負擔。
5、限制鹽的攝入量
每日應逐漸減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蓋去掉膠墊后,一平蓋食鹽約為6g。這量指的是食鹽量包括烹調用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適當的減少鈉鹽的攝入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體內的鈉水潴留。
6、多汔新鮮蔬菜,水果
新鮮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鉀,鉀在體內能緩沖納離子。如番茄、西葫蘆、芹菜、鮮蘑菇及各種綠葉蔬菜;水果有橘子、蘋果、香蕉、梨、獼猴桃、柿子、菠蘿、核桃、西瓜等。每天吃新鮮蔬菜不少于8兩,水果2至4兩。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