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遼寧大連一老爺爺在乘坐地鐵時無健康碼受阻,引發網友熱議。
無獨有偶,在黑龍江哈爾濱發生了類似的一幕,一老人因沒有手機掃健康碼被公交司機拒載,再次引起網友爭論。
哈爾濱市交通運輸局回應稱,無法掃碼的乘客如需乘車,可持健康證明乘車,但新的問題似乎又產生了,有市民質疑證明的可靠性,社區方面也疑惑這個證明該怎么開。
部分專家:應該隨時調整政策
“社區可以給不會掃碼、沒有手機的老年人開證明,或者上車測溫,哪怕收費也行。”在之前的采訪中,除了乘客們的建議,部分法學專家也認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應該適時調整政策。比如,老年人持有有留存身份信息的實名城市通老年優待卡,可以只刷卡,不掃碼。
東北林業大學行政法學教授周玉華:“老年人作為特殊人群,有合法的身份。政府規章等不能減損公民權利,正常上下車是公民的權利。特殊時期已經過了,是不是應該有一些松動的政策。”
巧合的是,哈爾濱市交通運輸局在回應中給出的解決方案,也和市民、專家的建議基本一致:
當地將加快推進城市通卡與健康碼互認系統,力爭9月初實現有實名城市通卡乘客刷卡乘車出行;
既沒有智能手機又沒有實名城市通卡的乘客,有社區出具的健康證明即可乘車。
但對于近期是否調整掃碼乘車政策,該局工作人員則沒有給出明確答復,只是希望公眾能夠理解公交行業難處。同時,回應中也指出,因為嚴格執行了乘車掃碼規定,截至目前,哈爾濱市公交從業人員和乘客沒有發生過因乘坐公交車被感染的病例。
健康證明誰來開?怎么開?
官方回應中提到沒有智能手機和實名城市通卡的乘客可以憑社區出具的健康證明乘車。有市民擔心,正在不斷“減負”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是否會為老年人開證明?有了證明的老人就能一勞永逸嗎?
有市民表示:“社區現在都說減少證明事項,減輕負擔,社區不是醫院,開證明能證明健康么?驗證也是個問題,誰知道它(證明)是真是假?”
總臺央廣記者以咨詢老人開乘車健康證明為由,先后致電哈爾濱市內兩個社區,有工作人員表示“社區沒接到這個通知,建議過幾天再問”,而另一位社區主任則同時表示了質疑:“社區也不是勞動機關、鑒定機關,怎么能鑒定誰健不健康?哪天他們感冒不舒服,我也不掌握,你說是不是?”
老年乘客的健康證明應該如何開具?還需要一個多月完成的實名城市通卡和健康碼的互認還有什么難度?20日中午,總臺央廣記者再次聯系哈爾濱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表示,系統互認工作還涉及另外兩家公司,確實需要一段時間。其他問題將請示上級,下午作出詳細回答。
截至發稿,哈爾濱市交通運輸局尚未就記者提問給出回應。
此前官方回應曾在最后一句提到,將“打造常態化疫情防控情況下更人性化、更有溫度的交通防控方式”。或許,部分老年人已經落后于當下的數字化時代,但我們仍然希望每個時代,每個城市,都不要讓人文關懷“落后”,對待老年人的態度,同樣也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溫度。
沒有智能手機怎么出示“健康碼”?
各地采取這些措施解決
使用身份證。浙江紹興上虞區創新開發了“健康碼暢通行”系統并納入疫情防控體系。人們無需前往公安機關進行登記或申領通行證,即可通過本人居民身份證代替“健康碼”,針對中老年人群無智能手機、不會申領“健康碼”等問題,可由親屬或社區民警在網上代為申請,待導入系統后,即可憑證通行。
使用市民卡。浙江杭州打通了“市民卡+健康碼”系統,在全國率先推出“卡碼合一、刷卡讀碼”模式,在給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代辦申領健康碼之后,他們只需刷一下市民卡,即可顯示健康碼顏色狀態。
截圖或打印的“靜態實體健康碼”。例如,廣東省的“粵康碼”可以保存及打印紙質“粵康碼”,具有普通“健康碼”的同等效力。湖南省還通過其電子健康卡微信公眾號提供了“掃描驗證他人健康碼”功能,數據在掃描端更新,因此打印的“健康碼”可以長期有效。
一些地方還可以由社區或定點醫院出具紙質健康證明,效果等同于“健康碼”。例如,在上海、江蘇等地,無智能手機的人員,可由住所地社區(村居)審核并加蓋公章出具健康通行證明,證明有效期為14天。
疫情防控是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編好編密防控網的同時也應該考慮“脫網人群”的需求。希望每個城市都不要讓關懷“脫網”,出臺政策更有預見性,讓精準防控實現全覆蓋。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