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 ,據外媒報道,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共同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剖宮產手術中全身麻醉與嚴重的產后抑郁癥發生幾率以及自殺或自殘行為的顯著增加有關。
該研究首次探討了剖宮產麻醉方式對產后抑郁風險的影響,以及剖宮產局部麻醉與全身麻醉相比對產婦心理健康的保護作用。
在過去的15年里,美國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增加了7倍,現在每7名婦女中就有1人患上抑郁癥,每年新增約55萬例。
研究人員表示,剖宮產全麻可能會增加產后抑郁的風險,因為它會延遲母嬰的親密接觸和母乳喂養,并經常導致更嚴重和持續的產后疼痛。這些情況會引發產婦對全身麻醉的不滿,并可能導致消極的心理健康結果。
研究人員使用了2006年至2013年間紐約州立醫院剖腹產病例的出院記錄。在分析的428204例剖宮產病例中,34356例(8%)的婦女進行了全身麻醉,1158名婦女(3%)出現了需要住院治療的嚴重產后抑郁癥,其中60%是在出院后約164天再次入院時發現的。
而與剖宮產術中的局部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增加了54%的產后抑郁風險,增加了91%自殺或者自殘的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在緊急情況下全麻會減少分娩時間,但沒有證據表明全麻能給嬰兒帶來更多益處。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全麻可能會對母親產生不利影響。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