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見腫瘤。其實乳腺并不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也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細胞喪失正常細胞的特性后,細胞之間連接松散容易脫落,而癌細胞一旦脫落,可以隨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轉移,危及生命。
目前已知乳腺癌風險受遺傳影響,而導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復發,其風險也因腫瘤生物學特征不同而具有顯著差異。這非常復雜,一段時間內,人們可能難以獲得關于這一切的確切機制。
鑒于此,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求降低風險的其他辦法,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體力活動水平會影響死亡率
一個有效降低死亡風險的方法,竟十分之常見!
最新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乳腺癌研究》上的研究表明,絕經后乳腺癌患者在確診后,如果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如快步走),全因死亡率就會下降,而這種下降不受患者診斷前體力活動水平的影響。
盡管學界已經認識到,診斷前及診斷后進行體力活動的好處,但鮮有研究考察過乳腺癌診斷后體力活動水平的變化是否會影響死亡率。于是,海德堡德國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在德國被診斷出第一原發癌癥的絕經后婦女其診斷前和診斷后的體力活動與疾病預后之間的關系。
此次研究的通訊作者安德里·榮格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乳腺癌病人進行休閑運動是有益處的,且這種運動相關的益處不僅限于那些診斷前后都運動的女性,還會延伸到那些診斷前運動量達不到指南推薦水平、但診斷后達到標準的女性。”
全因死亡風險最高可降低50%
研究人員發現,與診斷前后運動量均不足(即每周中等強度運動時間少于150分鐘)的女性相比,診斷前運動不足但確診后足量運動的女性全因死亡率(即總死亡率)更低。
對于診斷前每周進行中等強度休閑運動時間等于或少于150分鐘的女性而言,診斷后將中等強度運動的時間提升到每周150分鐘或以上,可使她們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50%。與那些診斷前后均不進行任何休閑運動(即每周中等強度休閑運動時間為0分鐘)的女性相比,診斷前后運動量均很充足的女性其乳腺癌相關的死亡風險會下降36%。
為此,研究團隊分析了2002—2005年間招募的2042名年齡介于50歲至74歲之間的德國乳腺癌患者的數據,并在2009年和2015年6月分別跟進了一次。在這2042名女性中,有1349名(66.1%)在確診前至少進行過1次體力活動,有1253名(61.4%)在確診后至少進行過一次體力活動。
女性請遵守“全球體力活動指南”
研究人員安德里·榮格表示:“我們觀察研究對象的時間(診斷后11.6年)是所有評估診斷前后休閑運動和疾病預后關系的類似研究中最長的。這使我們能夠考察體力活動及其變化對癌癥預后(如總死亡率、乳腺癌相關死亡率和復發率)的長期影響。”
研究團隊提醒,在第一次跟進時,病人已經在診斷出乳腺癌后存活了大約6年,這將研究結果來源限制為乳腺癌的長期幸存者。為了更好地了解乳腺癌患者診斷前后的活動水平與生存率增加之間復雜的關系,今后還需要進行大規模的隨機對照試驗。
但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相結合,表明運動對提高乳腺癌診斷后的生存率很重要,尤其應該鼓勵在診斷前不太運動的女性病人進行體育鍛煉。他們建議,女性們請遵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全球體力活動指南”。(記者 張夢然)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