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寵店”免責條款合法嗎
由于家庭原因沒辦法養寵物,但我又特別喜歡小動物,所以經常去網紅店“擼寵”。但我最近發現,不少店面開始張貼了所謂的“免責條款”。也就是說,如果顧客在擼寵過程中發生意外,店家不承擔任何責任。這些條款合法嗎?如何既能滿足興趣愛好,又能確保安全性呢?
——市民張女士
閑適的周末午后,只見一只貓咪懶洋洋地窩在貓屋中,一位女生來回擼順著它光亮的毛發。作為新興業態,“擼寵店”在上海遍地開花。有人從中尋到了都市生活的解壓之道,也有人因家中不能養寵而在此得到慰藉。然而,火熱的“它經濟”背后,牽涉不少風險。
許多“擼寵店”會同步提供輕食、咖啡等服務。一位顧客就曾體驗過“貓咖”后作出如下點評:不大的店面,剛進門就是撲面而來的“動物氣味”,一不留神就要跟貓咪“共享”食物。在混雜的氣味之外,動物本身的不可控性更是安全隱患。雖然“擼寵店”會定期給動物打疫苗,但每一只小動物各自性格特點不同,當其情緒不穩時,很難預判它下一秒是否作出應激反應。專業性、職業度并不高的“擼寵店”店主們又能否承擔相應責任?
隨著“它經濟”的興起,一紙訴狀將“擼寵店”告至法院的案例不在少數。為此,上海部分“擼寵店”集中的區已開始監管探索。譬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擼寵店”量身訂制《徐匯區“寵物互動體驗館”規范經營指引》,從注意事項到備案管理辦法,都一一明確。監管部門的積極介入,讓“擼寵店”這一新興業態得以更健康有序發展。
提前介入監管,拒絕“霸王條款”
“擼寵店”興起時間不長,監管部門為何要迅速針對這一業態出臺指引?在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局長俞曉紅看來,這是因為,雖然目前轄區內與“擼寵店”相關的投訴總量并不大,但這一新興業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生活在緊張都市中的年輕人將“擼寵店”視為放松身心、愉悅心靈的場所,也讓這一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需求。“如果我們不在初期加以規制,等到產業逐漸發展壯大,再想介入管理就很難了。”
據統計,目前徐匯區共有二十余家“擼寵店”。自去年至今,該區市場監管局已陸續接到十余起相關投訴舉報。處理過多起投訴舉報的王燁斌表示,由于動物本身具有不可控性,再加上不少前來“擼寵店”的都是未成年人,他們對于動物習性、行為習慣均不了解,也十分容易在擼寵過程中發生意外。
另一方面,在巡查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店家為規避責任,會在店內張貼類似免責聲明的“霸王條款”。也正因此,一旦出現糾紛,雙方各執一詞,最終對簿公堂,將占用大量司法資源。類似事件層出不窮,一家“擼寵店”甚至還被牽連進一樁民事訴訟糾紛。為此,相關指引專門明確,“經營者不得免除自己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和排除消費者權利”。
首批試水者“點贊”指引規定
為響應上海“放管服”改革要求,徐匯區市場監管局開啟了此次創新探索。相關負責人表示,要讓市場更健康發展,不僅要放,也要管。這就意味著,要秉持“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不放任新興業態野蠻無序生長,而是在可控范圍內使其健康有序發展。
定下目標后,實際操作環節卻困難重重。針對新興業態的監管,意味著無前例可循。截至目前,針對擼寵行業,現行法律并無專門規范要求。為此,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專門協調了包括衛生、檢驗檢疫等在內的多部門聯合研判——從企業登記、動物防疫、安全提示到食品安全,多方協作,逐一打通難點堵點。
就在上月,凝結著各方創新智慧的《徐匯區“寵物互動體驗館”規范經營指引》正式出臺。90后劉嘉雯開設的一家“擼寵店”成了首批試水者之一。如今步入位于徐家匯核心商圈的這家“擼寵店”,墻面上張貼著安全注意事項,詳細記錄著不同動物的脾氣習性。公開透明的暖心告示,既在無形中拉進了顧客與寵物間的距離,也使得擼寵行為的安全性大大提升。每一只小動物的防疫消毒時間也都一一記錄在冊,方便監管人員隨時翻閱。為提升經濟效益,不少“擼寵店”還開辟了輕食區域。為確保食品安全,該指引還尤其強調,擼寵區域與輕食區域的分類,避免動物輕觸食品。
對照指引進行整改后,劉嘉雯認為,不僅店面管理更規范,顧客信任度也更高。如今,她在楊浦區大學路商圈開設的另一家“擼寵店”里,同樣運用了該指引規定的管理辦法,收獲了一致好評。(■本報記者 王嘉旖)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