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12日,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我國將對住宅電梯進一步落實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明確“實際行使電梯使用管理權的單位”作為電梯使用單位對電梯使用安全負責,并配備電梯安全總監、安全員,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人頭,確保電梯安全運行,讓百姓安全乘梯。
(據新華網)
目前,我國電梯保有量、年銷售量都居世界首位。然而,與之相對應的是,電梯事故呈現多發態勢。特別是近年來,不少地方出現被困、沖頂、墜落等電梯故障、事故,讓電梯安全的話題進入公眾視野。為減少電梯安全事故的發生,2022年9月,重慶投入使用“智慧電梯”系統,實現對電梯狀態的不間斷自動監測、事故預警與數據追溯,使電梯更加安全和智慧。而江蘇淮安更是把智慧電梯系統寫入地方性法規,要求新安裝的住宅電梯應當具備運行參數采集、信息網絡傳輸、自動報警、實時通話等功能和視頻監控系統。
實行電梯智能化監管,這個方向顯然是正確的,也是一種必然趨勢。《特種設備安全法》已施行9年多,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必須與時俱進,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引入電梯安全管理中,對法律相關規定進行修訂,明確建立更加智能的電梯預警與報警機制。比如,推廣使用智慧電梯系統,及時發現電梯安全隱患,并根據記錄數據對電梯運行狀況進行綜合評價,提高電梯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具有運行參數采集、網絡遠程傳輸、一鍵報警、智慧救援、動態監管等功能的智慧電梯系統,使電梯設備形成智能化終端,破解電梯安全難題。
要將電梯智能化監管落到實處,必須擰緊責任鏈。一是生產企業要抓好電梯產品的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從源頭上保證電梯產品的質量和智能化水平。二是要明確電梯從選型、采購直至報廢更新的全生命周期各環節里各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和義務,建立各地政府負監管主責,質檢、安監、住建、財政等多部門齊抓共管、協調聯動的監管新機制。三是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電梯安全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制訂電梯安全監督檢查計劃和相關措施,按其職責分工依法對電梯安全進行定期檢查或者抽查,對檢查出的違法、違規問題和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整改、處理意見,并做好整改監督。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