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第十七屆中國長春君子蘭節上參觀。
觀眾與參展商交流窗(陽)臺養蘭經驗。
參展商利用網絡平臺現場直播推介長春君子蘭。 攝影 趙濱
(相關資料圖)
君子謙謙,得志而不傲,居于谷而不卑。作為長春的市花,君子蘭既是長春的一個標志,也是長春一大優勢特色產業,它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變遷,展示了園藝特產業的豐碩成果。
23日至27日,第十七屆中國長春君子蘭節在這個春光明媚的三月火熱舉行。展會期間,記者了解到,經過幾代愛蘭養蘭人的辛勤努力,長春君子蘭產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年產值達到20億元,種植基地規模達到3000畝,養蘭數量3億株,專業養蘭戶達3500戶,帶動20萬人創業就業。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繼續支持創建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自1984年君子蘭被定為長春市花至今,我市先后培育出君子蘭八大品系,君子蘭由過去的居家種植走向溫室、基地種植,君子蘭產業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擁有種植標準及銷售網絡的花卉產業,形成了獨特的品種優勢、品牌優勢及產業優勢。
緊扣時代脈搏,準確把握“三農”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截至目前,我市已相繼建成蘭家、四間、盛發、一汽、大嶺五個君子蘭規模種植園區,培育了二十余個種植基地,全市君子蘭產業呈現出良好的區域性發展態勢,我市享有“世界君子蘭看中國,中國君子蘭看長春”的美譽。
曾經的“綠色金條”如今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市將充分利用君子蘭產業的區域、品牌和科技基礎,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和高質量新型經營主體,優化種植品種、創新直播經濟,擴大招商引資和對外交流,構建集品種培育、產品交易、休閑觀光、文化傳播、會展培訓、商貿物流于一體的產業體系,讓君子蘭產業煥發新生機!
品質傳承:“老品種”繁育極品蘭
與其他農作物一樣,品質的追求在君子蘭種植中從未停止,品質一直在引領君子蘭種植的主流方向,但與玉米、瓜果等作物不同,它的品質如同賞玉品茶,除了花卉無病害,更注重“葉面文化”與作物遺傳的穩定性。
在第十七屆中國長春君子蘭節上,記者注意到,參展品種更加注重座型、株型、葉面等方面的表現,而此前被“冷落”的一些老品種也開始回歸市場。據業內人士介紹,君子蘭的精品率很低,在千分之四左右,這就要求養蘭人要更加辛勤地管護,做好品種的傳承。
老花農孫文清有著二十余年的養蘭經驗。在“執著蘭苑”的展位上,擺放著他精心繁育的數十盆精品蘭,個個顏色青翠、葉子剛勁挺拔、脈紋清晰。“這次我帶來的‘執著彩蘭’系列品種,經過了幾代的繁育,基因表現穩定。”憑借對君子蘭培育的執著工匠精神,孫文清多次在君子蘭展覽、展會中拿到“花魁”“金獎”等榮譽,在他看來,君子蘭品種之間并無高低之分,有的是不同方向的追求與突破,“現在蘭友都喜歡葉片多、立相好的品種,而我的彩蘭系列除了具備這些優勢,還有厚板面、高蘭質、色彩明快的特點,經得起欣賞。”
“君子蘭品種萬變不離其宗,良好的品種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長春市君子蘭協會會長李洪大說,近兩年我市多數規模養蘭戶重新選用“油匠”“技師”“和尚”等老品種串粉,目前已發展到二十余個品種,陸續培育出不少極品君子蘭。“本屆君子蘭節的名花評選,我們不僅評定參評的君子蘭,還要看其下兩代的蘭品表現。”李洪大說。
技術突破:“土技藝”搭配“現代化”
一季觀花、三季看果、四季賞葉,君子蘭花期長達一個多月。在本屆君子蘭節上,張四君子蘭種植基地的展位上擺放著一株株綻放的君子蘭,艷麗的色彩美不勝收,受到參觀者的喜愛。
“科學管控光、水、土三要素能延長花期。追求君子蘭品質,種植技術和環境管理尤為重要。”從老一輩養蘭人在低矮、潮濕的塑料大棚里培育花卉,到自己投資千萬元打造3萬平方米的種植基地,張四君子蘭基地負責人張世龍見證了長春君子蘭產業的變化和發展,“現在養蘭都用上了玻璃溫室,室內都安裝了自動化控制系統,按鈕一按就可以隨時調控生長環境。”
玻璃房舉架高、節能又環保,綠油油的君子蘭一行行……在位于農安縣合隆鎮的張四君子蘭基地,上萬株君子蘭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玻璃溫室。溫室內,保溫、通風、控光等設備設施一應俱全,無論是嚴寒的冬天,還是高溫的夏天,玻璃溫室總能給到君子蘭生長最適宜的溫度。
“多年的實踐證明,玻璃溫室的采光性、耐用性、安全性更好。”如何將溫度控制在15~25攝氏度、墻體多厚保溫效果最好、玻璃傾斜多少度光照更均勻……說起溫室種植君子蘭技術,張世龍如數家珍,“君子蘭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不同的生長環境。目前,我們已經建成了三十多棟玻璃溫室,根據君子蘭的品種、花齡進行分階段培育。”
當下,我市的養蘭人紛紛將君子蘭搬進了環境適宜、設施完備的現代化玻璃溫室。據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年初至今,全市用于培育種植君子蘭的玻璃溫室數量增加300余棟。
“夏季減肥、秋冬增肥,一定要根據氣候、溫度的變化,細化施肥周期。”在張世龍看來,培育君子蘭不僅是發展一項產業,更是積累經驗、傳承技藝的過程,“每一盆君子蘭都有差異,養蘭方式更不可一概而論,除了每天的正花形、擦葉,像澆水、配土、施肥等環節,也要更多地遵循傳統技藝。”這種“土技藝”搭配自動化的種植模式,已成為我市規模化養蘭基地的主流,散發著現代農業的濃厚氣息。
銷售轉型:線上直播提名氣增銷量
從老一輩花農沿街擺攤到經紀人上門收購,從開展線上銷售到如今的全員直播,我市君子蘭銷售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2017年開始,我市就有花農直播賣蘭了。到2021年,超過60%的專業養蘭戶開啟了線上銷售模式,現在幾乎所有養蘭人都有了自己的直播間。”長春市君子蘭協會副會長許斌說,僅僅依靠傳統技藝和規模化種植,君子蘭產業難以持續發展,轉變銷售模式是激發產業活力的關鍵。線上直播將直銷市場拓展到全國,進一步提升了長春君子蘭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更宣傳了長春的君子蘭文化。
“瞧見養蘭的花土了嗎?這可是橡樹葉腐熟制成的腐葉土,肥效強、透氣性更好。”本屆長春君子蘭節期間,位于公主嶺市大嶺鎮的奧巴牛蘭苑負責人楊智華每天都會坐在展位上,對著手機進行直播,蘭苑里的精品蘭系列在直播間輪番展銷,很快就圈粉數萬名蘭友。
“通過直播平臺,擴大了我們的銷售半徑,全年線上成交量在上千單。”楊智華告訴記者,“線下養蘭、線上銷售”的產銷模式,不僅改變了坐等經紀人上門收購這種單一、死板的銷售方式,每天堅持發布新品,還能讓全國的蘭友隨時關注到自家的君子蘭,經濟收益逐年提高。
許斌介紹,對于一些年紀偏大的養蘭人,長春市君子蘭協會會派專人去他們的花窖里協助直播銷售,不辜負每一位養蘭人的心血,不埋沒每一盆好蘭,目的就是讓長春君子蘭市場良性發展。
基礎擴大:窗(陽)臺養蘭“接地氣”
在本屆長春君子蘭節上,記者發現很多人對窗(陽)臺養蘭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窗(陽)臺展區里擠滿了詢問君子蘭養護技巧的觀眾,更加“接地氣”的養蘭方式引得大家駐足。
“除了幾株精品蘭外,我們帶來的多數是可交易的商品蘭和蘭苗,幾百元的價格更加親民。”柒柒陽臺蘭展位負責人梅廣鑫說,“這次來參加長春君子蘭節,一方面想多認識幾位蘭友,更重要的是想和更多的養蘭愛好者分享自己的養蘭故事,相互交流窗(陽)臺養蘭經驗,品評鑒賞君子蘭。”自從5年前買回第一株君子蘭,梅廣鑫不知不覺就“玩”出了名堂,在30多平方米的陽臺上養了近200株君子蘭,成了圈子里的“養蘭達人”,常有蘭友上門參觀、取經。
為了鼓勵更多養蘭人帶動產業發展,每屆長春君子蘭節都會開展名花評選。今年除了本地名花、外地名花評選,組委會還專門設置了窗(陽)臺君子蘭展區及名花評選,期望養蘭人把種植君子蘭的匠人精神傳播開來,把種植經驗傳遞下去。長春市君子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君子蘭產業理性回歸,主要表現在從高價蘭到精品蘭的轉變,養蘭愛好者涵蓋各類人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窗臺、陽臺上養蘭賞蘭,這也讓君子蘭文化有了年輕一代的傳承和創新。
長春君子蘭產業發展歷程
幾十年來,長春君子蘭產業經歷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如今,“花中君子”依然風姿綽約,一路優雅,一路芬芳。 (梁闖整理)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