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桐廬“鄉村振興 非遺同行”文化遺產日主題活動上,建設銀行與桐廬縣文廣旅體局創新推出全省首筆“非遺工坊貸”。
據介紹,“非遺工坊貸”主要為列入縣級及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項目代表性企業、工坊、工作室、傳承人或主要經營者提供金融專屬服務,具有服務精準、流程簡便、審批快速、利率優惠等特點,組合信用及抵押、質押、保證等多種擔保方式,單戶最高1000萬元。
“有銀行的支持,技藝傳承也更有信心了!”當天,鐘山鄉慧洪石雕工作室、縣級非遺傳承人周慧洪收到了近百萬元的省內首筆非遺工坊貸。他說,這筆非遺工坊貸他將用于設備投入和產品創新上,進一步改良石雕技藝、提升企業效益。同時,該石雕工作室已連續多年舉辦石雕技能培訓班和石雕比賽。
“‘非遺工坊貸’的創新推出,進一步助力桐廬深入推進錢塘江詩路(富春山水)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厚植生態區非遺產業的金融服務,支持生態區非遺企業、工坊、工作室等健康穩步和高質量發展。”桐廬縣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桐廬一直在非遺生產領域強化帶動效應,對具備一定傳承基礎和生產規模,有發展前景、有助于帶動共同富裕的傳統工坊項目上,提供“一對一”的專屬服務,特別是為鼓勵企業在堅持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追求創新,更是提供一系列金融及產業政策的扶持,為企業經營注入“強心劑”和新動力。
近年來,桐廬縣深入推進錢塘江詩路(富春山水)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大力推廣富春山水品牌,讓富春山水不僅興盛在紙筆間,更興旺在實景、實業中。今年已有桐君傳統中藥文化、新合索面制作技藝、酒釀饅頭制作技藝納入省級非遺工坊創建中,同時更是積極培育壯大鐘山石雕、合村繡花鞋、深奧燈彩等一批縣級層面的非遺工坊,以共富為本,著眼“生產、就業、發展”,積極探索群眾增收的新出路。目前,新合索面、仁智饅頭等多個非遺工坊的就業增收帶動效果顯著,全民參與踐行共建共享已蔚然成風。(記者 陶元 黃蓉萍 桐廬微融圈 毛林芳)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