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互聯網主導下的傳播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網絡輿論更加復雜多變。地方政務熱點事件在全網傳播過程中突發性、難控性等特點突出。基于此,政企輿情大數據服務平臺新浪輿情通就事件熱度指數、媒體活躍度、微博發布規律、信息行業/地域分布情況等進行統計分析,在把握事件發展趨勢和熱點因子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事件存在的輿論關切點、矛盾沖突點,并以此探討當前公共管理的重點突破口。
繼“離婚冷靜期”之后,在健身房辦會員卡也可以先冷靜后決定了。12月29日,“上海辦理健身卡將有七天冷靜期”話題沖上熱搜,不少曾在辦健身卡時“踩雷”的網友“喜大普奔”。
據報道,明年1月1日起,上海首批15個主要健身品牌400余家門店將實行“健身會員卡辦卡七天冷靜期”,以解決預付類消費“退卡難”問題。消費者在簽署合同次日起的7日內,在未開卡使用會員服務的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并獲得全額退款。
01“健身卡冷靜期”拯救沖動消費?部分網民仍存有疑慮
去健身房運動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時尚,但健身房年卡費用高昂,沖動之下辦卡的消費者更是不在少數,“辦了健身卡就等于健身了”“辦卡就是去洗澡的”......各種健身失敗的段子也能反映出消費者的自嘲與無奈。
上海市“會員辦卡后將享有七天冷靜期”的新舉措,很快就引起社會關注,相關微博話題的閱讀量累計破億。
新浪輿情通大數據平臺統計顯示,12月28日至30日,“上海辦理健身卡將有七天冷靜期”事件全網相關信息達2.06萬,平均傳播速度286.98條/時,輿論發展呈短時廣泛化特點。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網敏感信息占比高達42.35%,非敏感信息占比為56.69%,輿論爭議也隨之發酵。
對那些沖動辦卡的消費者而言,即將實施的“冷靜期”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七天緩沖期,足以讓人抑制沖動并審慎思考是否真正需要辦卡。但也有觀點認為,成年人的沖動消費無需商家買單。此外,還有部分輿論從行業規范角度進行思考,稱此舉有“避重就輕”之嫌,并不能切實解決消費者的維權難等問題。
@央視新聞發起相關投票征集網民意見,截至12月30日14時,4.6萬微博網民參與投票,其中投給“支持”,并認為此舉十分有推廣價值的網民占比65.21%;還有1.1萬投票網民認為不僅健身卡有必要,美容美發行業也應設置“冷靜期”。此外,部分網民認為此舉或將對商家不利。
健身會員卡七天冷靜期制度,可以說是對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有益嘗試。中青評論在報道中稱,“以更加規范的方式,明確了商家和消費者的權利與義務,幫助消費者避開消費中隱藏的‘坑’”。
02預付式消費引亂象頻發,冷靜期會否解決行業痛點?
與許多服務行業一樣,商業健身房都采用預付費模式,辦卡+私教是其主要收入來源。故而在其銷售本質的作用下,容易滋生許多為人詬病的問題和亂象,如卷款跑路、夸大宣傳、虛假承諾、隱藏費用等等。
新浪輿情通統計發現,同一時間段內,“卷款跑路”輿論聲量中的敏感占比最高,屢屢曝光的跑路亂象讓網民繃緊了敏感神經,很多人對健身運動躍躍欲試,但是又怕辦卡之后被“割韭菜”。
預付式消費模式之下的消費者需求與商家服務的不對等,往往導致公眾談健身辦卡色變。“退卡難、退費難”更是健身行業預付式消費的兩大痛點,一旦發生預付費矛盾糾紛,持卡人往往處于弱勢。
黑貓投訴平臺上,“健身房”行業相關投訴數量達1086條,其中,虛假宣傳、拒不退費、強制消費等投訴事由十分常見,“退款”“改善服務”等也是眾多消費者的主要訴求。
這一系列現象,正提示著健身行業預付式消費的監管亟須完善。因而,七天冷靜期或將倒逼行業提升服務質量,完善規則和秩序,進而摸索出可持續的良性發展模式。
03運動健身消費漸成風尚,“冷靜期”值得期待
市場調研平臺Research and Markets發布的全球健身房市場調研報告估計,全球健身房市場規模將在2024年達到966億美元,2020年至2024年期間的復合增長率為7.70%。
人們對于運動、健身方面的消費投入越來越多,需求也將趨于個性化。
新浪輿情通大數據平臺統計發現,近三個月,網民對商業健身房內的“器械、設施”等討論較多,器械是否完備、完好等都影響著消費者的消費選擇;“教練、私教”也是網民較為關心的內容;此外,“費用”“環境”以及是否“推銷”等都是輿論的關切焦點。
在運動健身漸成風尚的大環境下,如何降低在健身消費上的風險、避免陷入商家“預付費”騙局,還需要廣大消費者謹慎對待。
上海市率先推出健身卡七天冷靜期,給沖動辦卡的消費者一劑“后悔藥”,也意味著對預付式消費商家的管理更加精細,未來會否構建起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消費環境,給健身行業注射一劑監管“長效藥”,值得期待。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