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臨,如何才能御寒?肯定會有人提到穿秋褲。說到秋褲,近來號稱高科技“御寒神器”的自發熱內衣,成了最火的潮流單品。在各大電商平臺,各種自發熱內衣價格從幾十到上百元不等,銷量動輒過萬。而“最高升溫可達8℃”“30分鐘平均發熱率3.1℃”等產品性能宣傳更是博人眼球。一件內衣,真有這么神奇嗎?
發熱內衣真的更保暖?實際檢測:內衣面料升溫明顯
消費者:我這個自發熱秋褲,同事都說穿著挺好的,挺暖和的。
消費者:好像沒有那種發熱的感覺,跟普通的純棉內衣沒多大區別。
消費者:我覺得要是厚度不夠還是不夠暖。要是說那種發熱的、薄薄的內衣能一件頂幾件,我覺得不行。
記者從網上購買了兩套熱銷款自發熱內衣,價格都在百元左右,商品詳情頁上注明,兩款內衣的面料為“吸濕發熱纖維”。記者將它們帶到了國家紡織制品質檢中心,工作人員按照相關國家標準,對其進行了檢測。
記者 魯念:在我身后是一臺吸濕發熱的儀器,根據國家標準我們把溫度設定在20℃,濕度設定在90%,再把樣品放進這樣一個環境箱里,再來檢測樣品吸濕發熱的效果如何。
檢測之前,工作人員預先對樣品進行了四個多小時的烘干排濕處理,以保證完全去除水分,而后又將它們裝進了一個干燥器中。
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工程師 章睿:干燥器是保證樣品不再從外界吸收濕氣的一種裝置,干燥器下方的顆粒是變色硅膠,用來保證容器內部的干燥環境。我們從烘箱中取出烘干的樣品后,會放到一個玻璃容器中,通過玻璃容器再送到吸濕發熱環境箱里。
在吸濕發熱環境箱的三根金屬傳感器上,插入制備好的樣品,便可開始檢測。根據相關國家標準,檢測是在溫度20℃,濕度90%的條件下進行的。測試結果顯示,兩款自發熱內衣最高升溫值分別達到9.5℃和7.6℃,遠超標準要求的4℃。而30分鐘內平均升溫值這一項,標準要求大于等于3℃,兩款產品一款為3.8℃,剛剛達標,而另一款為2.8℃,并未達標。
專家:自發熱內衣升溫快降溫也快
實驗結果,自發熱內衣確實能夠升溫,但專家表示,實驗室數據與實際應用并不能完全劃等號。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研究員 張挺:吸濕發熱纖維的評價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因為實際生活中我們達不到90%的濕度。
除了檢測標準有待完善,從實驗數據圖還可以看出,兩款送檢的自發熱內衣,都是在檢測開始5分鐘左右溫度達到峰值,隨后溫度便開始下降。30分鐘內兩款產品的溫度都經歷了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變化。專家指出,這是因為測試環境濕度一直維持在90%不變,當自發熱內衣的纖維吸濕飽和了,就會停止吸濕發熱,轉為吸收人體熱量,釋放濕度。也就是說,自發熱內衣溫度升得快,降得也快。
國家紡織制品質檢中心主任 王寶軍:自發熱內衣四五分鐘或者是五六分鐘吸濕發熱,然后就會迅速下降溫度。當達到二三十分鐘的時候,織物基本上就不會再產生熱了。咱們說它溫度提高了2℃、3℃或者幾攝氏度,也就是一會兒時間,然后就恢復原狀。我覺得自發熱內衣根本起不到保溫作用。
如何選擇保暖衣物?
那么,面對著入冬以來的最強寒潮,我們究竟該如何穿搭,抵御嚴寒呢?
國家紡織制品質檢中心主任 王寶軍:同樣的重量,比如都是500克,有的衣服可能是3毫米厚,有的可能10毫米厚。10毫米厚的比3毫米厚的要保暖,因為它含的空氣多。空氣在服裝里起了一個隔熱層的作用。所以同樣重量的情況下,越蓬松越保暖。同樣蓬松度的情況下,越厚越保暖。這就是兩個基本的原則。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