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而言,大眾純電轉型的首款車型ID.是大眾品牌最為用心的研發項目。
但從最大單一市場中國的銷量來看,顯然并盡如人意。
(相關資料圖)
大眾燃油車先入為主的品牌力根深蒂固,再加上半成品車機,讓 ID.3( 參數丨 圖片)競爭力不足。
只有中國市場有如此抱怨嗎?
其實不是!
德媒Auto Motor und Sport汽車雜志同樣評論道這款車說到:“大眾汽車公司第一款基于自己平臺的電動車型由于質量一般而受到了嚴厲的批評。”
而這些問題大眾內部不可能不知道,好在ID.3的改款已經上市,那么是不是能將其解決呢?
德媒也按捺不住了,“現在首次改款上市了。這次改款帶來了什么? 讓我們來試駕一下。”
關鍵的關鍵,還得是車機系統
顯然,德國人也知道這個問題。
“這個測試是讓第一代ID.3絆倒的話題之一,以及大眾汽車及其子品牌的整個車型——信息娛樂系統。好吧,測試發現,這里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或許等到年底安排的進一步改款才會實現。現在,該系統應該可以不崩潰運行(的確如此),并提供良好的充電計劃。語音助手現在可以響應“你好,ID”,并實施后續命令,盡管反應遲鈍。”
可見,新款ID.3數字化水平提升不太明顯。
除了抬頭顯示外,ID客戶在數字方面還需要繼續等待。
但大眾內部也很清楚,如果這一切都不改變,那么ID.3或將一直沉淪下去,因為其他品牌的數字化都在發展,特別是已經將德國品牌遠遠甩在身后的中國品牌。
有一說一,新款駕駛樂趣和當初一模一樣
“ID.3與駕駛員的駕駛溝通直接且清晰,在懸架和轉向方面提供可靠的反饋,給人提供足夠的安全感,這方面明顯優于其他車型。值得注意的是,ID.3的剎車踏板提供了非常自然的感覺,這一點同級別比起來非常優秀。”
對于ID.3的操控,德媒測試下來是非常滿意的。
“所以,駕駛ID.3可以在極彎前精確地剎住彎道,轉向只需要輕微的操控力,就能獲得平穩自然的反應。加速時,你會短暫地感覺到功率作用于后輪,直到穩定系統起作用。配備20英寸輪轂以及自適應減震器,讓其對幾乎所有不平路面都有很好的響應,處理得很干凈”。
因此,舒適的懸架以及高水準的底盤,這些都是這款大眾純電動車的核心競爭力。
在續航測試中,其58千瓦時電池的百公里電耗是22.5千瓦時,其續航為271公里。
在相對節能的ECO模式中,其電耗為17.4千瓦時/100公里,續航里程可以提升為351公里。
然后,在家用充電樁上進行充電需要5.3小時,而136千瓦的快速充電條件下,從0到80%則需要40分鐘。
結束語
當然,現款ID.3在外觀上略有改變,但這難以對當前萎靡的銷量有質的幫助。即便操控和駕駛依舊出色,但最主要的車機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
可以預見的是,ID.3還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目前的銷量狀態。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