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張馳
一季度中國汽車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繼奇瑞去年銷量超三成來自海外后,今年前四月江汽集團這一數字也突破30%。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安徽汽車模式正在形成。
江汽集團公告顯示,1-4月份公司銷售各類汽車產品約18.3萬輛,同比增長16.68%;實現營業收入約144.5億元,同比增長19.80%;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99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約4.57億元。經營業績有所改善,江汽認為主要得益于公司出口業務持續發力,帶來規模和效益雙增長。
(相關資料圖)
數據顯示,1-4月份江汽集團累計出口約5.82萬輛,同比增長高達96.98%,占其總銷量的31.8%,呈現出明顯的外向型增強的特點。
乘用車領域,江汽集團4月銷售2.41萬輛,同比增長84.07%;1-4月累計銷售10.28萬輛,同比增長31.77%。商用車領域,江淮汽車4月銷售2.05萬輛,同比增長42.87%;1-4月份累計銷售8.01萬輛,實現同比正增長。
近幾年,以商用車為主體業務的汽車集團明顯式微,2022年年報信息顯示,江汽集團營收中,載運商用車占比44.06%;乘用車27.63%;客車3.72%,還包括零部件等業務。
江汽集團已經悄悄退出銷量前十陣營,上次入榜前十已是兩年前的事。受近年來商用車市場萎縮,乘用車領域未取得實質突破影響,江汽集團業績表現正趨向相忘于江湖的邊緣狀態,甚至最近曾傳出將進行重組的消息。
處于盈虧平衡及新能源轉型十字路口的江汽集團,在今年的上海車展,拿出了未來技術及產品的規劃及戰略布局。全新打造的MUSE共創智電架構、全面迭代的MIS架構以及全球第二代純電平臺——DI平臺,體現“無智能、不造車”。同時,MUSE架構概念車、基于MIS架構開發的江淮QX PHEV、DI平臺首款車型釔為3也首次露面。據江汽方面稱,釔為3自開啟盲訂后,僅一周時間,全國累計預定訂單已接近2000輛。很顯然,江汽第二代純電平臺下的首款產品已經不容有失。
江汽集團1-4月的業績改善,還不能令其高枕無憂,從年度業績來看,自2017年以來,已經連續六年扣非虧損,累計虧損額高達91.16億元。
盡管通過與蔚來代工合作,以及與大眾的合資,短期和長遠來看會獲得一些收益。其中每代工一輛蔚來汽車可獲得約1萬元的代工費和6千元左右的虧損補償;而僅占股25%的大眾安徽,還處于投入階段,而且主要是新能源項目,短時間內還很難看到回頭錢,江汽集團真正的難題是在自主汽車中尋求突破。
除了在國內進行貼牌合作,江汽集團還在向俄羅斯輸入產品,進行反向貼牌合作。俄羅斯重啟的的“莫斯科人”品牌,初期將進行江淮汽車組裝。此前,在商用車領域Kamaz與江淮已經建立了合作關系。目前還不清楚江淮是否有股份介入。
同時,江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也甚囂塵上,今年2月有消息稱呼,江汽與華為的新項目選址位于肥西縣的江淮新港工業園區內,總投資約26億元,預計明年年初工廠便會竣工。即將上市的釔為3在軟硬件方面已有深度合作。
不可否認的是,江汽集團通過海外市場形成的突破,在今年前4個月對于業績改善成效明顯,在中國汽車市場階段性瓶頸和無比內卷的大背景下,江汽集團、奇瑞汽車的安徽汽車雙循環模式,為汽車行業提供了很好的商業實踐案例,值得業內深思。(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