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影響新能源汽車價格調整的關鍵元素之一,電池原材料價格近兩年來備受市場關注。根據上海鋼聯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再下跌1500元/噸,均價報45.15萬元/噸。與2022年11月份60萬/噸的歷史高位價格相比,價格下跌幅度已經超過24%。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是碳酸鋰價格首次下滑。自去年12月份以來,碳酸鋰價格已經連續兩個月呈現下跌走勢,進入2月份,這一跌勢仍在持續。而除了碳酸鋰元素之外,包括鎳、鈷、錳等電池原材料的價格,進入2023年來也各有不同幅度的下滑。
這一趨勢,無疑給國內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眾所周知,2022年由于碳酸鋰、鎳、鈷等電池原材料價格的“暴漲”,以及新能源國補的退坡,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一波又一波的“漲價潮”。
(資料圖)
然而進入2023年,雖然新能源國補的正式退出,導致新能源汽車的購車成本再度增長,但是與2022年不同的是,由于特斯拉開啟大降價的刺激,以及鎳、碳酸鋰等電池原材料持續走跌,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卻打起了“價格戰”。
截至目前,除了特斯拉之外,包括AITO問界、小鵬、蔚來,飛凡、零跑、嵐圖、五菱、極氪、豐田等車企紛紛通過不同的形式,下調了售價。而比亞迪近段時間上市的 比亞迪秦( 參數丨 圖片)PLUS DM-i冠軍版的入門車型,進入10萬元以內,更是被外界視為比亞迪“變相降價”的操作。
細究新能源車企“降價潮”和“價格戰”背后的原因,事實上除了特斯拉年初降價的刺激之外,最關鍵的原因還在于電池原材料成本的下滑。那么,隨著電池原材料成本不斷下滑,國內新能源汽車還有繼續“降價”的可能嗎?
對于這一問題,市場上有不少聲音都認為,短期來看,由于電池原材料成本的“降溫”,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價格戰,或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這主要是因為近段時間以來,電池原材料價格下滑,事實上也與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下滑有關。由于主機廠對于動力電池需求量減少,電池原材料企業供大于求,為了防止產能過剩以及庫存增長,電池原材料成本也因此出現了短暫下滑。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量不斷恢復,滲透率不斷提高,碳酸鋰、鎳、鈷等動力電池關鍵材料的成本價格,或也將隨之上漲。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國內電池原材料成本之所以“暴漲”,主要是因為上游電池原材料企業產能不足。
目前,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潛力和前景越發明朗,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速涉足和布局鋰電原材料市場。此前,廣汽集團旗下的埃安品牌作為主機廠,也通過與上游原材料頭部供應商贛鋒鋰業、寒銳鈷業等達成協議,布局了動力電池原材料。
這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在不斷增長的同時,上下游的產業配套也隨之不斷完善。這樣一來,在本輪的價格戰之后,今后購買新能源汽車或還將越來越便宜。
如今在新能源國補退出后,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恢復回暖,國內多個省市和地區,也推出了相應的地方補貼,來刺激汽車消費。包括上海、安徽、湖南、山東等城市,對于補貼時間的限制,也相對較為“寬松”,幾乎都延續到了2023年6月30日前。
相比于2022年來說,2023年的補貼雖然已經退出,但消費群體的購車成本卻并沒有大幅波動上漲。1月份,由于補貼退出和春節假期的雙重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大部分車企的銷量都出現了大幅度的同環比下滑。
唯有特斯拉,受降價的刺激和推動,實現了同環比雙雙增長。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月份,特斯拉國內市場已經針對 Model Y長續航版上漲了2000元,而在美國市場, Model 3雖然在近日再次下調了500美元,但Model Y卻已經在1個月里,上調了四次售價。
如果特斯拉針對國內市場再度高頻率調整價格,即便原材料成本持續走跌,相比國內不少新能源車企,也將因此受到較大的沖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