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汽車第二代固態電池預計于2024年上半年可實現量產搭載。
相較傳統鋰電池,固態電池具有較高比能量、高安全性和長壽命等特點。據了解,搭載該款電池的車輛續航可達1000公里以上。今年1月,東風與贛鋒鋰業合作開發的首代固態電池搭載在東風E70車型上,該車同時成為第一款獲得免稅許可的固態電池車。
財經網汽車注意到,東風汽車在今年9月宣布,其研究的動力電池系統實車續航測試突破1000km,官方數據顯示,該系統的能量密度超過230Wh/kg。此外,由于采用了高強度鋁合金框架,電池一階模態實現60Hz以上。
(相關資料圖)
在國內“雙碳”戰略的背景下,今年又有數個與固態電池相關的國家重點專項項目推出。11月底,東風汽車發布新能源戰略“光合未來”,提出了“三年內全電動化”、“五年內停產燃油車”的目標。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心臟”,其地位自然是重中之重。
目前,多數主機廠都聚焦于動力電池的應用研發。東風公司技術中心前瞻研究中心高級研發經理劉敏表示:“東風的新能源躍遷要打破這種研發模式,深入技術全價值鏈,以及核心自主技術的突破。”
實際早在2018年時,東風汽車就成立了固態電池項目組,用以研究固態電池及相關系統技術。成立后的兩年多時間內,公司先后完成第一代固態電池系統及首代固態電池系統整車的開發。目前,該公司已掌握固態電池電芯、系統及整車搭載應用等技術,獲得國內首個固態電池車型公告,完成了小批量固態電池的整車開發、試制及運營。
官方表示,公司正著手第二、三代固態電池及自主陶核電芯的開發,目標是打造固態電池原創技術策源地。
除自主研發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外,東風汽車也在持續布局鋰動力電池,投建生產基地,擴大新能源汽車業務。
今年6月,東風集團、東風鴻泰和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三者簽訂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動力電池及相關組件,以滿足自身對汽車電池產品的需求;三個月后,本田中國、東風集團和廣汽集團三方聯合成立眾銳貿易服務有限公司,與寧德時代確立了長期采購體制;11月10日,Stellantis中國透露與東風討論神龍公司傾向于電氣化的未來商品規劃。
10月30日,欣旺達東風宜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開工,規劃建設動力電池產能30GWh。據了解,該項目主要專注動力電池電芯及模組領域。
產品市場表現及營收方面,據官方最新數據,東風汽車新能源汽車11月銷量約4.57萬輛,同比增長76.2%;1-11月累計銷售41.62萬輛。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91.23億元,同比減少25.23%,期內凈利潤為9803.7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今年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的終止,不少車企將面臨由此帶來的上升成本壓力,包括比亞迪、廣汽埃安、小鵬、吉利在內的多家車企紛紛推出限時保價政策以促進銷量。12月5日,東風EV新能源發布限時保價聲明,對旗下所有車型進行了7000-9000元不等的價格上調,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全款支付并上牌登記的用戶則不會受此調價影響。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