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家喻戶曉的“插座一哥”公牛集團,又開啟新一輪跨界發展。繼2014年進入LED照明領域、2016年涉足數碼配件領域后,公牛集團又進入了新能源汽車圈。
10月下旬,經濟觀察報記者從一些線上招聘平臺上看到,公牛集團發布了大量的充電樁業務招聘信息,其經銷商招募范圍覆蓋全國除港澳臺外全部31個省份,同時還招聘區域銷售經理、嵌入式軟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等銷售和技術人員,薪資從1.8萬-3萬元不等,有的崗位還提供15薪待遇。
(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公牛集團成立于1995年,以插座業務起家,在2001年以20%的市占率成為中國插座市場老大。2020年2月,公牛集團登陸上交所,其招股書顯示,2018年公司轉換器(插座)在天貓平臺的市占率達66.39%。
從家用插座到新能源充電樁,公牛集團的跨界發展具體進展如何?10月28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就此聯系了公牛集團相關人士,對方表示公司充電樁業務情況以財報對外批露的信息為準。
根據財報,公牛集團從2021年開始布局充電樁,今年3月組建了新能源線下渠道。目前,公牛集團已有多款充電樁產品在電商平臺銷售。但公牛集團官方近期強調,集團充電樁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
“插座作為傳統行業已經增長趨緩,行業規模增速五年來徘徊在10%以下,尤其是龍頭企業增速下滑,公牛集團去年經歷了‘反壟斷門’,結合外部環境沖擊,轉型勢在必行。”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身處房地產產業鏈下游配套家裝領域,公牛集團過去十余年間通過捆綁房地產這艘“巨輪”,使其插座業務享受了極大的發展紅利。但如今隨著樓市降溫,包括公牛集團在內的諸多房產領域企業尋求轉型。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進入了公牛集團的視線。
業績下滑與巨額罰款
今年3月,公牛集團在接待機構調研時稱,新能源是未來比較明確的趨勢之一,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和銷量增長,充電槍、充電樁的市場空間也將快速提升,充電槍、充電樁是公司服務新能源領域首個支點。
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離不開的基礎設施,但目前還存在著布局不足的問題。據電動車百人會預測,2030年前后,中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8000萬輛的規模。國元證券分析稱,在2030年車樁比1:1的目標約束下,未來十年充電樁市場總投資額近萬億元,預計2020-2025年累計市場空間超千億元。
公牛集團盯上充電樁業務,一來因為充電樁與其固有的插座業務從技術上有所關聯,二來是公牛集團迫切需要找到一個有足夠潛力的新增長點使然。
產業觀察家丁少將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公牛集團進入到充電樁市場,與它原有的插座和智能照明業務進入瓶頸期,數碼配件新業務又遲遲沒有打開局面,無法成為一個有效的增長拉力有關”。
公牛集團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集團實現總營收68.38億元,同比增長17.5%;歸母凈利潤15.08億元,同比增長6.08%。雖然業績增長,但增速明顯下降。去年上半年和全年,公牛集團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76.85%、20.18%。今年第三季度,公牛集團歸母凈利潤為8.53億元,同比增速增長至8.76%,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4.56%。
公牛集團的利潤增速放緩與當前市場大環境密切相關。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近5年,中國插座/插排應用市場規模增速一直徘徊在10%以下。截至2021年底,中國插座/插排應用市場規模約為145.71億元,較2020年僅增長4.39%。
在業績下滑之外,公牛集團還受到巨額罰款的影響。去年5月,公牛集團公告顯示,因違反反壟斷法固定終端售價的相關規定,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立案調查。最終,公牛集團被處以2.9481億元的罰款。
這次處罰給公牛集團帶來的影響顯然超出了處罰層面。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公牛集團股價的下跌被資本市場解讀為與調查和罰款事項有關。
去年初,在公牛集團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前,公司股價一度突破250元,市值超1200億元。當去年9月處罰決定公布后,公牛集團股價較年初下跌超三成。截至今年10月27日收盤,公牛集團股價報收125.86元,一年多時間累計已腰斬,市值還剩756.61億元。
家電、房產難當有力引擎
過去二十幾年,公牛集團董事長阮立平一直想方設法讓企業搭上風口產業發展的“順風車”。
今年9月接待機構調研時,阮立平等高管回顧了公牛集團在這方面的經歷——1995-2007年,是中國消費市場家電化的過程,大量的家電對充電和配電產生了充分的需求,公牛集團通過轉換器實現了快速發展;2007-2020年,公牛集團抓住了房地產發展的時代背景,將墻壁開關和智能生態業務培育起來。
據了解,在地產行業,公牛集團和保利、融創、金地等一大批頭部開發商都建立了比較密切的合作關系。2017年,公牛獲得了“2017中國房地產供應商技術創新能力品牌TOP5”稱號。2019年,公牛又拿下了“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首選供應商”稱號。
然而,眼下樓市的疲弱帶給包括公牛集團在內的房地產下游配套企業們一陣陣寒意。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0142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35萬億元,同比下降8%。
在此背景下,公牛集團考慮能搭乘一輛全新的“順風車”。公牛集團在今年9月表示,目前是公司發展的第三個周期,這個周期的核心是在新能源大賽道上加快發展,智能家居作為存量的戰略支點。
發力新能源賽道,并不意味著公牛集團要放棄房地產配套業務。今年3月,公牛集團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當前房地產行業面臨變化,但相信在國家政策下將逐步趨于穩定,加上存量房二次裝修帶來的增量,預計整體裝修的需求將維持平穩,為公司智能電工照明業務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穩定的環境。
在陳佳看來,房地產只是傳統粗放式增長時代過去了,這個市場在大規模重組洗牌,能真正提供有核心價值的房地產延伸需求仍會受市場歡迎,比如說智能電連接系統,這恰恰才是公牛發力的點,而不是盲目跟隨所謂新能源方向炒概念。
實際上,公牛集團發展充電樁業務,也有必要與房地產企業繼續保持合作關系。陳佳認為,隨著各地政府紛紛發布充電樁安裝標準,并且在房地產交付合同中約定一定數量的充電樁,這個市場已成為新的需求藍海,也是各大車企、電池企業和電連接傳統企業的必爭之地。
瞄準充電樁,公牛謹慎一躍
從房地產到新能源汽車,近年來這樣的跨界案例不在少數。公眾所熟知的玩家包括恒大、寶能等企業。而公牛集團看似也做出了較大的跨界,但從技術角度而言并談不上驚險。在公牛集團官網,甚至沒有把充電樁作為一個單獨的板塊,而是將其歸屬于安全插座板塊。“公牛這類傳統電連接企業入局新能源充電樁,并沒有太高的跨界門檻”,陳佳表示,公牛推出的一系列安全充電樁、隨車充、安全放電插座等產品都是原有產品線的擴充,跟外行想象的那種入局新能源搶奪鋰資源、布局電池、電動汽車生產線的新能源跨界炒作有天壤之別。從這個角度來說,公牛還是非常務實的。
阮立平近期公開表示,新能源電連接業務已上升為集團的重要戰略,公牛集團提前做了充分的布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充電槍業務本質上就是電連接業務,與公牛集團的資源能力等優勢高度匹配。
但公牛畢竟是一個后來者。目前,充電樁制造領域的從業者數量眾多,且很多企業都背靠大型國企或民企巨頭。如何在充電樁行業打出一片天地,考驗著公牛的戰略智慧。
互聯網周刊發布的2021中國充電樁設備制造商排行榜TOP30中,排名第一的易事特是廣東省屬國資恒健控股旗下上市公司,排名第二的國電南瑞是國家電網系統內首家上市公司,排名第三的 特銳( 參數丨 圖片)德業務同時覆蓋充電樁制造和運營,旗下特來電是中國第一大充電樁運營商。
據了解,公牛提供的充電樁產品有交流和直流產品,產品線從充電槍到120KW的直流快充樁都已配齊,當前銷售主要來自充電槍和交流樁,未來會逐步轉向小直流和交流樁為主的業務結構。
在陳佳看來,在交流充電領域,公牛短時間內在國內基本上找不到對手,在直流充電與新能源板塊對接領域,公牛最大的障礙不是技術,而是技術標準。
“公牛過去一直是電連接傳統強企,在標準制定方面有戰略優勢,但進入新能源電連接的全新領域,標準制定權不在公牛手里,并且當前各地標準制定還不統一,各家企業圈地潮導致標準、接口不統一不規范的問題比較常見。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行業風險,期待下一階段通過進一步深化全國市場一體化,來完美解決基礎設施的問題。”陳佳認為。
除了技術標準,渠道開拓和覆蓋度對充電樁企業而言也同樣重要。丁少將認為,公牛在C端,原先五金和數碼配件的一部分線下門店渠道可以復用,但在B端渠道的開拓上公牛可能不會那么容易。
按照公牛集團財報中披露的計劃,在充電樁C端渠道方面,將重點拓展新能源車銷售商、汽車美容裝潢店等專業售點上千家;在B端渠道方面,將重點對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物業、充電場站等客戶進行開發試點。
公牛集團的一大優勢在于較高的品牌知名度,這被認為有助其尋找到合作伙伴。今年9月,公牛集團與國網車網技術公司宣布建立全面重要合作伙伴關系,通過整合雙方在電連接領域的技術和研發優勢,更快實現大規模的社區充電資源接入。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