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余杭區19所新學校(園)布置一新等待新生入校。據統計,新學校投入使用后將新增班額350個,新增學位數13810個。大批新校投用是余杭教育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的生動寫照。“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托底工程,也是滿足群眾需求的民生工程。”余杭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余杭聚焦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爭當“兩個先行”排頭兵,擘畫高質量教育新藍圖,立足民生穩步推進教育項目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拓展教育資源配置,積極打造“優質均衡、人民滿意的美好教育”。
以生為本 持續優化育人環境
走進位于良渚街道的良渚第一小學玉鳥校區,入眼嶄新的教學樓以綠黃白三色為主,處處洋溢青春朝氣。豐富多元的校園公共活動區,讓學生們在校內擁有更多自由空間和更好的學習體驗。
新學期,這所現代化的新學校將迎來430余名新生。良渚第一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學校教學樓、綜合樓、運動場、食堂及其他專用教室均已完成布置,多媒體、監控及電子屏等各類軟硬件都配備到位,健全的設施設備是送給新生最好的“禮物”。
“別看這套課桌椅平平無奇,但其實暗藏玄機。”相關負責人升高課桌高度后,調整課椅椅背向后靠,課椅秒變成“折疊躺椅”。“新學校的建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為營造安心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統一采購適合學生午睡平躺的新型課桌椅, 36個班共計1620套已全部配置完成,成為全區首個‘午睡躺平’試點校。后續,這套新型課桌椅將在全區學校逐步推廣。”
不僅如此,余杭區開展民生實事項目“教室燈光改造工程”,完成全部公辦學校和新學校的教室光環境提升改造,教室燈光均安裝智能護眼燈,為學生的眼睛減壓減負。同時,所有新投入使用學校的空氣治理工作已完成,確保空氣質量檢測合格后才正式啟用,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師生安全健康,為孩子們營造出安全、溫馨的學習環境,全力滿足學生入學需求。
提質發展 強勢引入教育資源
剛剛落地的閑林中心小學上和路校區,位于閑林街道夢溪水鄉范圍內,無論是硬件建設還是師資力量都堪稱“高配”:時尚、雅致、充滿書香氣息的校園處處體現生態、環保理念;依托閑林中心小學教育集團辦學,學校教師不乏市級及以上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團隊管理經驗豐富。
閑林中心小學,只是余杭區落實教育高質量發展計劃,為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同時,余杭區還深入推行名校集團化辦學,綜合采用高校附屬、名校結對、共同體建設等方式,引進用好先進地區的教育資源、辦學理念、管理機制,助推余杭教育新建項目跨越式發展。
“天空之城小學作為杭州師范大學附屬學校,依托杭州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科優勢,秉承‘人格健全,五育并舉’辦學宗旨,非常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的全面提升, 以‘科技創新’為辦學特色。校內設有VR航空航天體驗館、創客探究實踐室、問天夢坊等科技特色教室。“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滿足廣大家庭在家門口上好學,余杭新校園接連拔地而起,軟硬件水平持續提升,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引進來”。例如,依托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基礎教育名校集團化辦學深化行動,五常第三幼兒園與浙江師范大學合作簽約。
惠及于民 全力改善辦學條件
“參觀完新學校后,孩子回家就迫不及待地試穿校服等著開學,走進漂亮的校園讀書。”開學前夕, 首批新生與家長走進良渚古墩路小學金家渡校區探校。新生家長樓鄧欣喜地說:“新學校完善的軟硬件設施讓我們印象深刻,很是滿意。關鍵是從家到學校只要十分鐘,真的做到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上好學校。”
今年以來,余杭區加快拓展教育資源供給,推動教育發展走向更加優質均衡,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基礎教育,同時調整優化西部五鎮學校布局,保障適齡兒童就近入學,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今年9月,瓶窯鎮長命中心小學的全體師生將搬進新校園上課。相對于舊校區,新校區無論是環境的綠化美化、硬件設施的完善,還是整個學校的精神面貌都有了質的提升。寬敞明亮的教室、先進的數字多媒體教學、干凈整潔的食堂等都預示著嶄新的開始。
瓶窯鎮長命中心小學校長相關負責人介紹:“長命小學異地新建工程投入使用后,學校辦學規模擴大一倍,增至24個班,優質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讓學校煥發了生機,增強了活力,有力地促進了教育公平,打造與城市新中心相匹配的美好教育。”
學校建設是利教惠民的民生實事,更是推動余杭教育事業發展的實事。自余杭區行政區劃調整以來,余杭堅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將學校建設這項民生實事工程擺在重要位置。“今年,余杭學校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省市教育民生實事項目全部超額完成任務,進一步推動余杭教育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不斷增強全區人民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 余杭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王嵐 宋婷)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