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壺、機器人、京劇、球類訓練……這是尚品東越學校每周開展課后服務特色課程的一景,也是大東區中小學探索高質量幸福教育的縮影。尚品東越學校始終以師生發展為中心,堅持五育并舉,借智慧管理助力“雙減”政策落地,設計多元課程筑夢幸福教育。
“漫文化”引領,打造幸福校園
作為一所建校不到三年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尚品東越學校在集智文化的引領下,確立了“辦適合的教育,做最好的自己,以成長的心智引領心智的成長”的辦學思想,以“努力為學生打造一所促進學生終身成長的漫學園,為孩子們珍藏成長的時光。”為辦學目標。以“培養溫暖靈慧的終身學習者”為育人目標,形成了學校“漫學”文化。
2021年11月,作為大東區智慧教育試點校,學校引入了5G移動網絡,配備了智能學習終端、智能物聯終端、AI智慧教室及語音教室等智能教育設備,開始了將智慧教育作為落實雙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幸福教育落地的實踐探索,以漫學園引領,打造幸福智慧校園。
“漫課程”植入,建設幸福課堂
伴隨著清脆的上課鈴聲,小學部和初中部的老師們先后走進了三年四班和三年一班的教室。尚品東越學校以積極探索“雙減”背景下教育方式的創新,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助力“智慧課堂”快速高質發展為主題的智慧課堂觀摩活動如期而至。袁海靜老師的英語智課生動有趣、環節緊湊,高效利用平板電腦進行師生互動,實現個性化學習的同時借助數據精準分析,準確把握課堂教學。郭瑋老師的語文課堂也同樣精彩紛呈,“推送屏幕”“學生講評”“拍照上傳”“搶答加分”“實時評價”等功能豐富了課堂活動,創新交互式學習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們的課堂表現力和活躍度,盡顯智慧課堂之魅力。
大數據助力大發展,在pad和智學網的幫助下,秒知學情從理想變為了現實。初中段運用學情統計功能,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精準教學,生物學科李雪飛老師運用“全班作答”功能,限時作答,一鍵表揚,一秒統計正確率,根據作答情況有針對性就行講解。地理課上,張家豪老師構建“誰是司天監”課堂情境,引導孩子運用“線上討論”“畫廊活動”“小組PK”等功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人人爭做“司天監”,真正實現了高效課堂。
學校以智慧教育來推動教學變革,在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個性化服務課程三方面植入了人工智能技術,全方位推動智慧教育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素養提升,推動幸福教育落地。
英語學科的家庭作業,教師運用的是學生E聽說幫助學生進行口語的對話和朗讀練習,平臺會根據學生上傳的語音測評結果,指導學生重點練習讀錯單詞的讀音。個性化作業彰顯因材施教。
初中段每日晨跑及體育課上,通過心率臂帶實現對學生實時心率和負荷的監測,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個體出現的異常,精準調整訓練內容。課后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運動報告,有針對性的推送學生自我提升的運動項目,做到校內外一體化!
書法課上,孩子們可以跟隨系統直接臨摹大師的作品,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評判出優勢與不足,用科技力量助力寫好中國字的同時又能讓孩子們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
AI創新實驗課上,智慧學校、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小區、智慧博物館五個不同的選題讓初中段的孩子們在小組合作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生活與學習中的問題,逐步成為信息社會的積極參與者。
“漫作業”管理,成就幸福學習
沈陽市尚品東越學校以作業管理接“雙減”政策落地,以“四優”作業管理模式為中心,即優化課堂、優化設計、優化指導、優化溝通,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細”字上下功夫,在“實”字上做文章。
優化課堂,減作業數量。學校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課堂教學,高效利用平板電腦進行師生互動,借助數據精準分析,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
優化設計,提作業質量。學校實行“作業研討制”, “試做指導制”,班主任統籌協調總體作業量,校長、副校長親自督導,針對不同學段、學科特點及學生的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對作業的設計進行集中研討、優化創新,因材施教。
如小學生的作業學校安排了“數以萬計”數學實踐作業——要求學生在家用一周的時間數一萬粒種子,親身感知一萬粒種子有多少。每天閱讀經典文章。中學部的語文課留的作業是課本劇選取了《西游記》中的故事和《皇帝的新裝》。地理老師帶領學生繪制了彩色的中國行政劃分地圖。
優化指導,促學習效果。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后服務時間加強對學生進行知識和方法上的作業指導。做到面向全體,關注個體,讓每名學生學有所獲,幸福成長。
優化溝通,消家長顧慮。通過家庭教育大講堂、公眾號宣傳等方式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防止“校內減負、家庭增負”的現象,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讓學習更加有滋有味。
“漫活動”設計,助力幸福成長
“加油,用力,注意速度!”在沈陽市尚品東越學校體育館內,該校速度輪滑社團的孩子們正在分組認真對練,任課教師不時在旁邊耐心指導。“速度輪滑是我們學校眾多課后服務項目之一,孩子們每節課都上得很開心,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來臨之際,孩子們用努力、刻苦鍛煉的精神向冬奧會獻禮!”
在這里,每周二和周四下午四點半的鈴聲一響,學生們就紛紛投入到各自的特色課程活動中。操場上、舞蹈房、AI教室……到處活躍著歡快的身影。沒有了繁重的作業負擔,取而代之的是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孩子們臉上掛滿燦爛的笑容。
學校把“漫學文化”理念融入課后服務當中,創新開展自主研修、個性化課程和實踐體驗三方面活動,采用走班上課、分層教學等新模式,為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學習方案。開設有勞動類、體育類、藝術類、科技類、傳統文化類以及其他類等六大類共37門課程供學生選擇,除每周一、三、五的班主任個性化輔導外,學生們還可以在周二和周四根據自己的興趣在智慧教育提供的個性化課后服務平臺“點餐”,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培養興趣、發展特長、陶冶情操,實現“五育”并舉。
除了個性化服務課程外,學校利用升旗儀式、班隊會、新聞播報、手抄報等形式,開展系列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開展熱愛學校、尊敬老師、遵守規則等教育。結合各種節日開展有意義的系列教育活動,如端午節,利用各學科特點,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將端午節的故事、制作粽子手工作品、開展賽龍舟比賽等,讓學生全方位去感知和理解端午節的意義。
積極開展各種演練(防恐、防疫、火災等),加強防疫工作力度,及時排查,開展安全大講堂,對學生進行法制、交通、衛生等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識。
通過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數學狂歡節等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讓尚品東越學生都能成為了一個陽光、自信、快樂、有修養、有內涵的幸福少年。
“漫平臺”浸潤,培育幸福“東越人”
AI名校網格協同教研平臺為教師賦能
走在旋轉樓梯上二樓,書香氤氳著的西側開敞空間里,尚品東越學校數學組的教師們正在連線博才初中開展周頻的“一科一教研”活動,教師們基于課堂開展網絡研討,生成教學優化和改進策略,雙向提升教師的數據源素養能力和信息化教學實踐能力,助力教師專業化成長。
這是一個打破時空界限的教研平臺。它可以實現教研AI共建共享,實現異地同步研修,以集體備課、專題研討等方式,實現“老帶新”辦學質量提升、教師發展。對于平均年齡只有29歲的尚品東越年輕教師隊伍來說,這無疑是幸福的。
AI英語教考平臺提升學生的口語和聽力
初中段英語教師教師利用AI英語教考平臺對學生進行口語朗讀和聽力的訓練和測評。學生利用這個平臺可以進行人機對話訓練,提升了學生的口語表達及聽力,推進英語學科開展常態化聽說教學。
個性化AI智慧學平臺
教師通過平臺給學生布置預習內容。學生可以利用AI智慧學在家進行課堂預習,然后進行自主測評。學情診斷中心將學生掌握知識點情況匯總推送給教師,教師可以根據此標準來判斷是否需要強化訓練。在教學中實現精準教學和因材施教,有效指導教學模式改革,實現學業質量提升,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教師的批改負擔得到了極大的減輕。
AI學生綜合素養評價平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根據省市學生的綜合素養評價指標及學校的評價方案,圍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維度,通過學生智慧課堂終端——平板在使用過程中及時記錄,在每學期生成屬于學生自己的可視化個性化成長電子手冊。采取的評星、等級、獎章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家長和教師通過手機終端及時了解學生的綜合評價情況。
“漫心智”成長,構筑東越教師幸福人生
學校的理念是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幸福。學校把提升教師的心智力作為構筑師生幸福人生的抓手。真正能給教師帶來幸福的體驗是能感受到和看到自己的心智成長。移動互聯網、5G、人工智能的出現,對人才的需求是π型人才,即需要廣泛的涉獵各類知識外,還要有兩項精深的技能,一項是和工作有關,一項是和愛好有關。尚品東越學校打造的就是幸福的π型教師隊伍。
作為一所新建校,了讓教師快速相識、互助,全體教師開展了猜猜我是誰的活動,促進教師們的心理相融。
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方面,學校為教師搭建平臺,開展《漫學園里的成長訓練營》《成長的力量》《學科思維導圖》《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高效學習策略——七巧板帶給我們的思考》《智慧課堂的應用》《清華教練型教師》《3X時光成長計劃》等系列教師培訓,開展閱讀分享、優秀課評比等活動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
藝術節上教師創編了影子話劇《我愛東越》、說唱話劇《我愛上班》、體育組的教師們展示了專業級的體操表演。音美及各科任及班主任老師也都展示了教師們精彩技能。體育節上的團隊拓展游戲《齊心協力》《眾星捧月》和競技比賽100*4接力賽、《跳長繩》不僅提升了教師身體素質,更增強了教師的團隊歸屬感。
在漫學文化與智慧教育的共同實踐中,尚品東越學校正在幸福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著,不斷努力著,讓人工智能技術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真正助力雙減,推動大東幸福教育落地生根。
關鍵詞: 教育教學 深度 融合 雙減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