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舉行。記者發現,入圍的1400多個項目,可以說每一個都是“硬科技”。這場大賽被稱為“最強大腦”的巔峰對決,博士后天團的智慧比拼也引發了全社會對于博士后這個小眾群體的關注。
廚煙凈化 腫瘤精準醫療
“高大上”的研究很接地氣兒
來看看博士后參賽的項目名單:三軸霍爾傳感器芯片設計、面向高性能人——機交互的復合神經感知與反饋關鍵技術及應用、熱活化延遲熒光OLED關鍵材料……對于普通人來說,這些話題聽起來“高大上”,不光聽不懂,恐怕連題目都念不順。人們總感覺,這些“最強大腦”的研究離普通人還很遠,但實際上,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博士后們聚焦行業的“卡脖子”技術和關鍵共性難題,頻頻產生“解鎖”火花,他們的研究通過產業和技術升級,給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便利,更給各個經濟領域帶來深刻的變化和無限的想象空間。
比如,參加這次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的諸多項目,也都源自身邊小事。
博士后李寒劍的研究就聚焦在百姓家的廚房,闡述了一項“接地氣兒”的廚煙凈化技術。李寒劍說,廚房油煙是不容忽視的空氣污染源,其處理方法已從最初的簡單抽排,發展到現在的過濾和分離,經歷了兩代技術革新。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通過特定的催化劑,油煙其實可以被完全分解和凈化,變得和普通空氣一樣。近年來,他所在的團隊將該技術與油煙機和烤箱相結合,先后開發了油煙機“凈煙”裝置和烤箱“消煙”裝置。以油煙機為例,采用該“凈煙”裝置后,油煙可以在機器內部被完全分解,尾氣變得無色無味,與室內空氣基本沒有區別,凈化效率高達95%。
還有北京市在這次大賽中摘金的項目“早期識別和預防性干預、腫瘤精準醫療一體化解決方案”,聽起來很復雜,團隊負責人夏禹超博士用通俗的語言一解釋就很明白了,“簡單來講,就是利用我們公司自主專利的微腫瘤芯片技術,將患者的腫瘤細胞在體外進行培養,給腫瘤患者找到‘無數個’替身,針對每一個替身給予不同的藥物,從而找到最合適患者的腫瘤藥物,真正實現腫瘤的精準醫療一體化解決方案。”
記者了解到,在這次的抗“疫”斗爭中,本市400余家博士后設站單位在防控診療研究、疫情檢測、疫苗研發、防疫醫院建設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其中,東方雨虹公司在站博士后張磊研究的“特種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在小湯山醫院改造工程中試用,一次即獲得成功。
新聞內存
博士后是個什么后?
不是學歷 而是工作經歷
人們總認為,“博士后”是學歷的天花板,還有人認為“博士后”是職稱的最高層次。
“好像大家都覺得我們博士后就是讀完了博士的人還想在學術上更上一層樓,所以就又考了一個更高的學歷。其實這是人們的一種誤解,我們的身份并不是在校學生。”博士后李涵說。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解釋,博士后制度是指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單位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青年,在站內從事一定時期科學研究工作的制度,是一種通過特殊管理方式來培養和造就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制度。“在流動站或工作站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員稱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所以,‘博士后’其實不是學歷,也不是職稱,而是一種工作經歷。”
“博士后”到底是個什么后?據介紹,1876年前后,美國及歐洲一些國家,設立研究基金,資助優秀青年學者,在較好研究條件下從事科學研究。1979年,為解決我國科技人才斷檔問題,李政道先生推動實施了中美聯合招考赴美國留學物理研究生項目,我國每年選送100名優秀大學畢業生,赴美攻讀博士學位。1985年,為吸引留學博士回國,李政道先生倡議,鄧小平同志親自決策,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建立了我國的博士后制度。
數據
博士后中已有150人成為院士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博士后制度取得突出成效。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已在所有“雙一流”學校以及國家重點科研院所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352個,在大型企業、科研型事業單位、經濟園區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874個,設站單位涵蓋了所有學科領域和國民經濟主要行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我國累計招收博士后28萬余人,累計出站16萬人。
北京作為人才高地,博士后們更是碩果累累。在這次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北京參賽代表團斬獲4金5銀5銅,并獲優秀組織獎。
市人力社保局介紹,截至目前,本市已在8所市屬高校設立博士后流動站51個,覆蓋了除軍事學以外的12個學科所有門類;設立博士后工作站166個,覆蓋了北京市優先發展的全部十大“高精尖”產業領域;在13個中關村科技園區設立園區分站276個,重點支持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據統計,2011年以來,北京市屬設站單位出站博士后近2500名,完成項目5800項,申請專利2402項,出版專著500余部。
許多博士后成長為國內相關領域的學科、技術帶頭人和科技領軍人物。像首醫大出站博士后韓德民,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副校長吉訓明、安貞醫院院長張宏家等都在醫學領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放眼全國,有國內博士后經歷的研究人員已有150人成為院士。
而且,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站還有一個重要特點——非公有制經濟體占比達到70%。如字節跳動、快手、京東數科等獨角獸企業均設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華為北京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學所,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都是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
前景
北京將擴大博士后招收培養規模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表示,下一步本市將創新體制機制,積極爭取加大經費投入,擴大博士后工作覆蓋面,實施精準服務,擴大博士后招收培養規模,加大國際化培養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培養質量,培養一批科技創新主戰場的青年拔尖人才,促進博士后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用博士后智慧助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兩區”建設,為北京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記者 代麗麗)
關鍵詞: 成效 突出 取得 博士后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