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學工學博士黃國平論文《人機交互式機器翻譯方法研究與實現》的致謝部分近日在網上爆紅,作者回顧了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運抗爭的故事,“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的簡單信念令人動容。
而在得知文章火了之后,黃國平博士淡然依舊,回應說“希望能夠安安靜靜的就好了”,并表示,自己作為眾多從大山走出來的學生之一,受益于國家、政府、學校、社會以及老師和愛心人士的幫助,才能走到今天。還有許許多多沒辦法列舉的好心人,在此一并感謝!也祝愿大家努力終有所成!
目前,黃國平博士就職于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騰訊AI Lab,繼續博士期間確定的研究課題,持續向目標靠近。
對于此事,央視今天也發表了一番點評:“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這“簡單的信念”,完成起來并不簡單。這樣的“簡單”,怎能不讓人叫好?一路泥濘,卻始終有束信念的光指引向前。
從一路泥濘中跋涉而來,黃國平用“半生總結”詮釋了刻苦讀書和默默奮斗的意義。不嘆命運悲,不墜青云志,不枉青春勇,就是奮斗最好的樣子!
黃國平的文字雖然樸實,帶給我們的力量卻是巨大的。網友們紛紛寫下祝福,希望他能憑借過去的千辛萬苦,來換取未來的美滿與幸福。這又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的心愿?我們吃過的苦,終將變成讓我們受用終生的財富。
黃國平還說:“最后如果還能做出點讓別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這輩子就賺了。”當個人理想與國家搭建好的奮斗平臺實現了完美結合,與當今時代共同奮斗的主題達成了完美契合,我們的奮斗與信念才擁有了最好的樣子。
網友熱評:
- 我們真的不必吝嗇感謝自己,要感謝自己歷經千辛萬苦仍然能笑著堅持。
- 文不長,卻是半生總結,是志與堅的淬煉。
- 最近經常看到有些人說讀書無用論,可是現實讀書有用,但是也需異常的勤奮與堅持,才可以改變命運。
- 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
- 正能量的人和事總是會給人帶來一些希望。
- 理想不偉大,只愿年過半百,歸來仍是少年。希望還有機會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 每看一次都要落淚太感人了,不努力真的不配活過。
- 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疑智慧;讀書,使人豁然貫通,柳暗花明;讀書,使人博學多識,學富五車;讀書,使人無憂無慮,回味無窮;讀書,使人思想查上翅膀,感情淀放花蕾。
- 我從山區走出來,見了太多因貧困而讀不下去的人,然而,那個年代的老師,就如文章中的老師一樣,生怕失去任何一個能靠讀書走出去的孩子。我的記憶中,是我爸免費給孩子補課,總是有一些孩子在我家吃飯,晚上打手電送學生回家,三番五次去學生家里家訪,幫各種學生墊學費。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