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游戲本出貨量同比上漲近27%,并且2020年到2025年將保持著7%的復合年增長率。由此可見,游戲本不愧是筆記本市場的“常青樹”。
游戲本市場的活躍也讓產業鏈參與者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其中自然少不了重頭戲——英特爾與AMD的“紅藍大戰”。
憑借Zen 3架構的升級,AMD銳龍5000系列的游戲性能有明顯提升。只不過隨著英特爾發布第11代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H45),AMD的奮起直追又一次遭到“狙擊”。
酷睿平臺遙遙領先的性能與軟硬件同步優化
性能一直都是衡量游戲本的首要標準,畢竟沒有玩家會覺得自己的電腦性能過剩。就好像在電競比賽中,選手不會認為“我輸出太高了,不用繼續出裝備了”,因為稍稍劃水就可能輸掉一場團戰,甚至與勝利失之交臂。
所以即使是玩《CS:GO》、《英雄聯盟》等電競網游,玩家也希望自己的電腦有更高的配置,以避免硬件成為影響體驗、限制發揮的短板。
此前觀看英特爾大師挑戰賽(Intel Master Challenger,簡稱IMC)時,有一個環節讓人印象深刻——使用搭載最新酷睿i7處理器PC的非職業玩家挑戰使用三年前老舊PC的職業戰隊。在賽后采訪中,職業戰隊選手都會談到,設備性能不佳很影響發揮,甚至是輸掉對戰的重要原因。
所以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也是為什么游戲PC的更新要比其他品類更頻繁的原因所在。于是我們看到,5月份英特爾推出H45處理器后,掀起了游戲本市場的又一波小高潮,當然這也標志著英特爾與AMD的新一輪正面交鋒。
H45處理器憑借10nm制程工藝以及Willow Cove架構帶來了單線程及多線程提升,性能堪比臺式機處理器。
據英特爾介紹,H45代與代多線程性能提升達19%。
對比GeekBench 5測試成績,同樣是擁有8核心16線程的酷睿i7-11800H,單核成績為1527,多核成績為8595,分別領先銳龍7 5800H約13%和21%,甚至相比銳龍9 5900HX仍舊可以領先約6%的單核性能以及約10%的多核性能。
不僅是理論新能測試,11代酷睿H45處理器在游戲等真實場景下相比對手的領先優勢同樣明顯。
根據英特爾公布的數據顯示,同樣搭載RTX 3080顯卡的發燒級游戲本,酷睿i9-11980HK與銳龍9 5900HX進行了16款游戲對比測試,英特爾取得全面領先,且最少領先15%,平均領先AMD約25%。
其中在《魔獸世界》、《DOTA 2》等游戲測試中,英特爾能夠領先AMD達30%左右。
在輕薄發燒級游戲本測試中,均搭載RTX 3060顯卡,酷睿i9-11980HK相比銳龍9 5900HS同樣占據領先,測試的15款游戲中最少領先11%,最高領先超過40%。
11代酷睿H45處理器單線程及多線程性能提升同樣讓其生產力進一步加強。經測試,酷睿i9-11980HK對比銳龍9 5900HX在影像編輯、AI處理、編碼等多項測試中同樣占據領先。特別是在Handbrake 10bit編碼工作負載測試中,酷睿i9-11980HK性能更是達到了銳龍9 5900HX的2.75倍。
11代酷睿H45處理器還提供20條PCIe 4.0通道,因此能夠更好的發揮新一代RTX 30系顯卡以及PCIe 4.0 SSD的性能優勢,讓數據傳輸、程序啟動及加載更順暢,實現平臺級提升。例如搭載酷睿i7-11800H處理器的雷神ZERO,SSD讀取速度最高能夠超過6800MB/s,相比搭載銳龍7 5800H的聯想R9000P快了一倍多。
無論是游戲還是生產力,想要提供最佳體驗,除了強勁的硬件性能外,還離不開軟硬件優化。英特爾擁有上萬人規模的軟件團隊,與游戲工作室等軟件開發者共同合作,讓開發者能夠更好地利用酷睿平臺最新特性或者在平臺上發揮最佳性能。
據英特爾介紹,通過與《全面戰爭:三國》、《絕地求生》、《殺手3》、《超級房車賽》等游戲卡發著合作,實現了諸多性能優化,從而改善玩家體驗。
憑借大量用戶“看不到”的努力,酷睿平臺在真實場景下能夠較競爭對手提供更出色的體驗。不過,英特爾在游戲市場能夠穩守領先優勢,除了強勁性能和卓越體驗外,完善的生態,以及可靠的供應保障也不容忽視。
多元化產品組合 擴展游戲本邊界
游戲本的誕生于英特爾密不可分,如今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也就是玩家熟悉的“H系列”,已經成為游戲本的標配,或者說是游戲本的標簽之一。
所以,除了與開發者合作打通軟硬件,實現平臺級優化外,英特爾游戲生態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便是與OEM廠商的合作。
逐步成為筆記本重要細分市場后,游戲本也有細分趨勢,以滿足玩家兼顧便攜性和隨時隨地暢快游戲體驗的需求。在游戲本走向成熟、細分的路上,英特爾是關鍵助力。
比如,年初CES期間英特爾發布H35處理器,給輕薄游戲本或者全能筆記本提供了更好的選擇。
最新發布的H45處理器,不僅有“標配”的i5-11400H、i7-11800H,更有“頂配”的i9-11980HK,為OEM廠商設計不同定位、定價的產品提供了更多選擇,從而提升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當然對于用戶而言,英特爾提供的多種方案,也意味著市場中有更多的游戲本。
據英特爾介紹,5月份發布H45處理器時已有超過30款搭載H35處理器的筆記本發售,同時還將有超過80款搭載H45的筆記本在全球發布,進一步覆蓋輕薄、主流以及發燒級游戲本市場。
可以說更豐富的產品組合以及與OEM廠商密切合作,讓英特爾在產品品類、產品創新性等方面相比AMD更具多元化和差異化,進一步擴展了游戲本邊界。
除此之外,英特爾對于PC供應鏈的把控也在競爭對手上,供貨能力也更加出色。據悉,英特爾在發布H45處理器時提供超過100萬顆處理器,以助力OEM、ODM生產產品。
在全球陷入芯片供應短缺的困境時,英特爾在產能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擴大。不僅讓英特爾更具競爭力,也保證了下游廠商的出貨。
寫在最后
憑借酷睿平臺遙遙領先的性能,以及與游戲開發者、OEM廠商的上下游緊密合作,英特爾實現了游戲本體驗的平臺級提升。對于用戶而言,這意味著新一代游戲本具備更強勁的性能、更暢快的體驗,以及更具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
對于行業而言,英特爾豐富的產品線以及領先特性能能夠讓開發者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從而在游戲開發階段嘗試更多可能,提升游戲體驗。
而對于OEM廠商而言,源頭芯片廠商的活躍以及保證供應,能夠更好地應對多元化市場挑戰,占據先機。
所以,英特爾并不只擁有領先對手的游戲性能,背后的融合軟件、硬件的生態系統同樣是多年累積下來的優勢。
這些即是英特爾領先地位難以撼動的原因,也是英特爾能夠推動游戲本發展、豐富游戲本市場、擴展游戲本邊界的“芯”實力。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