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Lucasfilm Games重生,兩天后,該工作室宣布和育碧開發一款《星球大戰》游戲的消息,終結了EA長達8年的《星戰》游戲IP獨占開發權。從那以來,Lucasfilm Games的使命變得清晰起來:和業內大量不同的公司合作,打造一個橫跨各種游戲類型的《星戰》游戲,以求達到盡可能多的受眾。這與迪士尼旗下部門在過去幾年中一直使用的漫威游戲手法并無二致。
近日外媒IGN盤點了8款正在開發中的《星球大戰》游戲,這些項目由7個不同的工作室打造,每個在各自的專精領域都是頂尖級別,并且涵蓋了幾乎每個主流游戲平臺。游戲類型也是多樣化,有動作冒險,策略,FPS,RPG,魂類,競技場戰斗,開發世界,單人,多人,從免費到全價,從側重動作到偏劇情,從家庭友好型到成人級。
也就是說這些《星戰》游戲面向了幾乎每個類型的游戲玩家,而且還有《星戰》游戲正在路上。目前,讓我們先看看已經公布的8款《星戰》游戲吧。
《星球大戰:獵人》
免費,團隊合作多人游戲,登陸Switch和移動平臺,是手游巨頭Zynga開發的首個主機游戲
《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2》
是2019年《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的續作,由同一個工作室(重生娛樂)和同一個游戲總監Stig Asmussen領導
《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重制版》
最初于索尼PlayStation 2021發布會上公開,原作是EA Bioware開發,將由Aspyr從零開始重新制作,登陸PC和PS5。
重生娛樂的FPS《星球大戰》
除了《星球大戰絕地》外,重生還在開發一個全新的第一人稱射擊《星球大戰》游戲(同時意味著DICE工作室的失寵)。該作由盧卡斯藝術前副總裁兼原版《星球大戰:前線》執行制作人Peter Hirschmann領導,他最近執導了重生娛樂的VR游戲《榮譽勛章:超越巔峰》。
育碧開放世界《星球大戰》游戲
由育碧《全境封鎖》《阿凡達:潘多拉邊境》游戲開發商Massive娛樂開發,將是一個故事驅動的開放世界冒險游戲,采用Massive自己的Snowdrop引擎。育碧CEO Yves曾表示這是一個原創的《星戰》冒險,不同于之前做過的任何《星戰》項目。
《星球大戰:日蝕》
由《暴雨》《底特律:變人》開發商Quantic Dream打造,也是首個設定在至高共和國時代的《星球大戰》游戲。
Quantic Dream承諾在《星球大戰:日蝕》中建立其分支敘事的血統,表示游戲“可以以多種方式體驗,并將多個可玩角色的命運掌握在你手中。每個角色都將有他們自己的故事、能力,這些都可能改變外環小心平衡的和平”。
重生娛樂和Bit Reactor開發的《星球大戰》策略游戲
重生娛樂最近公布的三款《星戰》游戲最后一個就是由Firaxis 20年老兵Greg Foertsch領導的策略游戲。重生娛樂將負責制作,開發則是由Bit Reactor主導,該工作室是今年早些時候Foertsch和其他前《幽浮》開發者成立。
Foertsch曾告訴外媒GamesIndustry.biz,《星球大戰》策略游戲的目標是“真正模糊策略游戲和動作游戲的界限”。
考慮到該工作室今年1月19日才成立,因此他們的首秀——《星球大戰》策略游戲可能要等好一陣子了。
Amy Hennig和天空之舞新媒體(Skydance New Media)的《星球大戰》游戲
Amy Hennig又有機會開發《星球大戰》游戲了,這名《神秘海域2》導演將和她在Skydance New Media的團隊遺棄開發一個新的《星球大戰》游戲。
Amy Hennig此前曾在EA開發了一個代號為Project Ragtag的《星球大戰》游戲,后來隨著Visceral Games的關閉而被取消。
推薦閱讀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