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動畫老觀眾,那你一定聽說過一個流傳許久的預言……
“日本動畫界還有五年就要完蛋了。”
說出這句讖語的不是別人,正是一手締造了現象級神作EVA的監督,Khara創始人之一,外號“痞子”的庵野秀明。
痞子說這句話的時間是2015年,到今天,距離痞子說出這句話已經過去了6年,而日本動畫界似乎并沒有像痞子所說的那樣支離破碎。
從《2020日本動畫產業報告》來看,動畫市場非但沒有萎縮,還保持了一定的擴張,事實上,讓一個如此龐大繁榮的內容市場在五年內衰落甚至崩塌是不現實的。痞子也在后續的采訪里解釋過,“五年完蛋”的預言并不是字面的意思。
其實近年來,很多動畫愛好者們都很愛引用這句話來慨嘆日本動畫業界的不爭氣。大家對這句話的津津樂道,似乎可以反映出大家對日本動畫整體的不滿。
雖然行業的規模和盈利能力在上升,動畫依舊在日本國民娛樂經濟里占據牢固的地位,但從行內資深導演,到普通的愛好者,心里似乎都默認著這樣一個事實:日本動畫在走一條無可避免的下坡路。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常被拿來“降維打擊”新番的,往往是八九十年代的老番。比如大家熟悉的《EVA》《星際牛仔》《超時空要塞》等等,它們設定精密宏大、畫面細節豐富、動態效果流暢(且有一股子“手繪風”),對比二十年后那些袒胸露乳萌妹倒貼,或者是龍傲天裝逼開掛在異世界重啟人生的新番,說一句“世風日下”也不算過分。
以至于在B站,近兩年內甚至形成了一股復古動畫潮流,將蒸汽波風格的音樂配上八十年代動畫的剪輯,加上一層顏色曖昧的濾鏡傳遞出一股精致又令人懷念的氛圍。
有意思的是,動畫領域厚古薄今的現象不是并不是最近才誕生的,早在兩三年前,有一個風靡二次元圈內的動畫種姓制度:依照所看動畫的知名度和流行度,將動畫觀眾的地位依次排名為動畫婆羅門、動畫剎帝利、動畫吠舍和動畫首陀羅,總的來說,動畫觀眾所看動畫越小眾越古老,“地位”就越高。
舉個例子,如果你頭像是《明日之丈》,談論的動畫內容全部誕生于新世紀以前,那你毫無疑問可以站在這個鄙視鏈的頂點。
如果你看的是死火海,每個季度對著廁紙新番大喊老婆,那么一個首陀羅的帽子大概是逃不掉的。(只是舉個例子,我愛死火海)
以上種種,無不傾訴著這樣一個事實:一個已經逝去的時代,永遠是受人青睞的。
然而,老番真的能吊打新番嗎?
先談一談作畫。
這其實是一個幸存者偏差的問題,被我們欣賞追捧的老番,本身就是經過時代檢驗的經典,其聲望自然會漸漸吸引到對動畫了解彌深的人。
而信息發達的今天,想要追一部動畫根本不需要額外的推薦,而且在動畫完播之前,到處都有畫面暴雷的可能。
一個是時間淘洗完畢的金沙,另一個則是尚未開采的礦床。優秀的精品被拿來對比業界的全部作品,當然會形成降維打擊。
田忌賽馬都知道吧?差不多就是一個意思。
那老番們的下限如何呢?
動畫界存在一個大名鼎鼎的“再窮不能窮卷心菜”的梗,即不論經費多低,動畫畫面只要涉及到卷心菜,就要盡可能地做到精致。
而這條業界隱性規定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前輩至今還掛在恥辱柱上。
這是2006年的TV動畫,《夜明前的琉璃色》第三集14分16秒處,鷹見澤菜月切卷心菜的名場面,沒錯,那個詭異的綠色球體就是卷心菜,整段畫面堪稱歷史級別的作畫崩壞。
而在上世紀末,大家心中動畫的黃金年代,也有數目繁多的動畫把畫面搞成這樣.
或者是這樣
怎么樣,看過這些,在看現在的新番是不是順眼許多。
誠然,日本動畫歷史上確實出現過精品率很高的OVA時代,依靠著發達的影像租賃市場和成熟封閉的受眾群體,動畫制作公司和當時的動畫觀眾有過十數年的蜜月期,資金豐厚的投資商,寬松的內容管制,令OVA成為很多老觀眾魂牽夢繞的存在。可以這么說,OVA就是當年資深御宅族的高端特供產品,根本不是面向大眾的產物。
但以整個市場角度看,隨著動畫對更廣闊觀眾群體的需求增加,以及媒介平臺本身的不斷更新,OVA的消亡是必然事件。動畫精品與其說是消失,不如說是稀釋在了更大的市場當中,并不斷地以新面目出現。
說回到精品老番本身。其實留心就會發現,在B站具有極高熱度的老番,幾乎都有大量的機械運動作畫,嚴格的透視、復雜的線條細節和科學合理的運動軌跡,那些龐大精巧的工業機器,無一不彰顯著手繪畫面的魅力,為數眾多的人將其評價為“工業時代的浪漫”。
而我們鐘情這樣的畫面,其實與時代因素不無關系。
日本學者宮臺真司將1960年至1975年的時代特征概括為“未來的時代”:1970年的大版世博會扛起了科學的大旗(官方標語是“人類的進步與和諧”)。然而在這之后,本該光明的未來迅速消解了。而成長于于這個年代的動畫人們,如上文提到的庵野秀明,既懷著機械時代的浪漫幻想,又面對著外部岌岌可危的冷戰世界,他們對這個充滿矛盾的世界,始終有一種深厚的熱忱在。
1987年,GAINAX集結到了那個時代最為天才的一批畫師,搞出了那部流芳千古的《王立宇宙軍》。在這動畫電影的結尾,身為宇宙軍的主角們排除萬難,執意發射了不被國家重視的火箭,而正處于戰爭狀態的人們,望著緩緩升空的火箭,一時間忘記了手中的武器。帶來世界戰爭的工業體系,靠著升向浩瀚宇宙的火箭,幫助全人類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贖。
這樣源自工業時代寬闊的視域和胸懷,確實與現代動畫有很大的不同。
隨著冷戰的終結和消費社會的蓬勃興起,不論是動畫觀眾還是畫師們的興趣都有了很大的轉向。今天的新番,在整體技術上要明顯要更加顯成熟,在深度上也有若干不遜色于老番的新神作,但在風格上,或許很難像老番那樣明顯地烙上時代痕跡。
或許,我們惦念老番,是一種和優越感無關的行徑,只是試圖在碎片化的現代中找到老一輩人面對世界的熱情。
推薦閱讀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