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則《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這份通知最大的亮點在于“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兩個方面,其中自主創業的范圍加入了開設網店,而自由職業的范圍加入了互聯網營銷工作者、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
過去幾年,盡管電競的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甚至有人長期呼吁將電競納入奧運會運動項目,但在社會的一些輿論中,電競仍舊與“打游戲”、“不務正業”掛鉤。
本期《親歷》聚焦電競產業,由三位電競行業從業者,他們有曾經的頂級電競選手,如今已經成功轉型為俱樂部管理者、電競戰隊教練,也有職業的電競解說員,多角度揭秘電競產業背后的故事。從他們的口述中,我們看到電競不僅僅是“打游戲”這么簡單,是一套復雜的機制在精細化地運作,而電競選手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你想不到的。
口述人:xiaOt
職業:電競俱樂部創始人
電競隊員就是要通過不斷強化訓練,形成肌肉記憶
我和大多數電競從業者一樣,最初都是以玩家的身份去接觸電競的,但比較早,大概是1998年,我第一個接觸的電競項目是《星際爭霸》。
當時以玩游戲的心態玩了近兩年后,我突然看到在韓國這個游戲居然還有聯賽,電視上還有直播,內心瞬間被觸動到。那時我才知道,在別的國家,電競其實和其他行業一樣,有職業選手,能打比賽,能贏獎金,能在電視上出現。
我的第一場正式比賽是在武漢當地的一個網吧,報名超過了200人。當時我14歲,第一次碰到這么大的場面,之前僅僅在網上或者報紙上看過這種類型的比賽,充滿了興奮和好奇,同時也帶著一絲緊張。整個比賽進行了將近一天一夜,我打到8強就輸了,但第一次的比賽也使我下定決心,要成為職業選手。
當時的我除了上學之外的時間,幾乎全部時間都給了電競。和別人不一樣的是,我是比較認真地打,會去研究很多信息,包括職業選手的打法、風格,以及觀看職業比賽的錄像等等。最初選擇這條道路的時候,我跟家里也溝通過,他們一開始是反對的,但是我后來通過一些比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報紙雜志也給曝光了,家里人也都看到了,他們也慢慢認可了我選擇的道路。
所以我覺得只要你去做你喜歡的事情,并且有一定的成就,都是可以去說服自己的家人。家人擔心你的是不要誤入歧途,只要你做正能量、正確正規的事情,我覺得可以獲得家人的支持。包括我們俱樂部很多優秀的青訓隊員,他們家長也會提出類似的疑問,我們就給他們解釋,比如跟家長說“電競教育也是可以拿到文憑,比如本科的文憑,目前電競的教育是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正規了,希望能獲得家長的支持”。
從職業選手退役之后,我成為了一名教練,一直到2014年,我創辦了俱樂部eStar,從那兒之后,我就已經基本不在一線進行比賽和執教,會將更多的時間聚焦在俱樂部未來的發展上。
圖注:xiaOt注視自己的隊員打比賽
但其中有兩年是例外,當時我們的隊伍正處在《王者榮耀》的KPL聯賽的關鍵節點,但俱樂部教練帶隊伍有些不太合適,導致我們在數據上掉級。
根據我的觀察,一個電競教練除了能教授經驗、戰術以外,還要在氣場上能讓隊員們佩服,能在做人做事方面,給隊員教育,他們才能服你,團隊才能擰起一股繩,不管戰略上的同步,還是戰術上的執行,實現知行合一。
當時我的隊員要么是我自己以前的老部下,要么是外面招募的優秀選手。掉級之后,我也算是臨危受命,就自己上陣,連續帶了幾屆隊伍,當然也很幸運拿到了2019年KPL全國總決賽的春季賽冠軍。
后來我就總結,要成為冠軍團隊的第一個要素,就是要提高隊伍的整個標準,包括隊員們的素養、實力、態度等等,一切都要嚴格。
其次,KPL是一個團隊項目,必須要把位置分好,1號位到5號位,每個位置的分工職責跟其對應的目標要明確。一個團隊5個人,必須要有一個指揮員,能夠統領全局,保證大家不出錯;其次是輸出,個人實力很強,同時不用說什么話,只需要專心去做好輸出,打出數據。接下來是輔助位,可以為團隊做一些服務,做一些臟活、累活,有犧牲奉獻精神;還有一個坦克,我為你打控制,我又可以幫你做一些臟活累活,讓輸出位可以很快發育成長。
一個團隊就好像是中國的金木水火土,要互相搭配。如果說你找5個金、5個水、5個土,也不會有很好的化學反應,要從游戲跳出來看到人的本質,要看到選手屬性的本質,再搭配起來,可能會更加有效。
和所有的競技體育一樣,作為電競玩家,也需要堅持一些東西,比如要通過日常的訓練,保持你的肌肉記憶,因為有一些操作不需要通過思維判斷,而是下意識的肌肉記憶來驅動你操作,同時也要保持你的上進態度,一直能學習最新的戰術,同時還要克服職業所帶來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傷痛。
由于隊員每天要進行長達10-12小時的高強度訓練,腰肌勞損、頸椎病、腱鞘炎都會成為常態;同時職業比賽的殘酷也讓輸贏變得更加敏感,隊員要去接受每次成績不符合預期,所帶來的心理壓力。
現在我們已經轉型為一家電競企業,我的任務首先就是要把我們的一畝三分地耕好,但也要看到未來電競在中國市場所在。比如從選手的培養到運營,到進一步的商業化,需要一直耕耘。此外,從企業的角度講,我還是想把企業做的更加有核心品牌影響力,包括對于城市的影響力,對于行業的影響力,這些都要提升。
口述人:天云
職業:電競解說員
電競解說員最需要的就是預判能力
我是從2018年8月開始接觸電競,到現在大概已經兩年了。
那個時候我是大三的學生,我自己玩王者榮耀,同時也是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的觀眾,特別喜歡這個賽事,后來偶然看到有招聘的機會,我就去報名了。后面經歷了面試、海選、青訓營等一系列環節,最終加入了KPL大家庭。
培訓的時候,首先老師會教你如何擁有一個正常解說員應該有的邏輯思維,教你解說的時候要說的內容是什么,視角是什么,要看到哪些細節;另外會給你補足一些知識點,請職業選手、職業教練來教我們,需要花費的培訓周期是非常長的。
最開始在訓練的時候,也會感到一些困難,我當時更多是在模仿其他解說員說的東西,沒有自己的風格和見解,我要把他們講的東西,用于自己的解說當中,慢慢把基礎打扎實,然后再把自己的語言和想法填充進去。
圖注:能夠雙語直播,是天云最大的優勢之一
我的優勢就在于,我是英語專業的學生,英文是我的特長,這在電競解說的過程中,都有全面的展示。我們去年的世界冠軍杯,全程要三語流解說:韓文、英文、中文。我是負責英文解說,從小組賽一路講到總決賽,和我另外一個搭檔,一起完成了這個事情。
在這期間,非常多的觀眾對我留下比較深的印象,畢竟我算是KPL有史以來第一個能夠雙語解說的解說員。我自己也非常開心,覺得英文沒有白學。
圖注:正在全神貫注解說的天云
電競解說員相比于傳統體育運動解說員,更需要的是你對于這個游戲的專業理解和判斷。場上比賽的節奏很快,20分鐘之內可能發生的東西,作為解說員,需要有一定的預判能力,而不像傳統體育,現在發生什么,解說員就講什么。
電競更多是可能我會預判如果他們發生團戰,有一定的好處和壞處,我跟你說他3分鐘之后怎么打,5分鐘之后發生什么,或者接下來的10分鐘之內要怎么樣,采取什么戰略,所以,前瞻性是電競解說比較看中的素質。
在解說一場比賽之前,我也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一場比賽有兩支戰隊,過去他們的歷史交手戰績如何,有沒有什么淵源,這兩支戰隊的風格,喜歡用的英雄,用什么東西勝率特別高,他們的版本拿什么打最好,可能會用什么陣容,這也是要做功課的點。
因為電競游戲一兩個月就會更新一次版本,節奏非常快,有一百多個英雄供選手選擇。他們現在在比賽的版本,哪些英雄是厲害的,哪些組合特別超前,具體到某個隊員,要關注他特別擅長哪個英雄,怎么玩勝率會非常高,這都是要做準備的。
專業的解說員對現在聯盟里面的選手都是非常了解的,基本上這個選手會用什么英雄,都不用刻意去記,因為我們每場比賽都看,都是有印象的。就像NBA解說員,都知道庫里的三分球特別厲害,這已經成為我們記憶中的一部分了。
我自己以前也會看足球,足球一場比賽時間非常長,最激情的時刻在于0:0的比分保持了90分鐘,最后來個絕殺,1:0結束,那真是一個激情點。
但在電競比賽里面,尤其《王者榮耀》,一局比賽就20分鐘,這20分鐘里面的激情時刻是非常多的,電競解說員的情緒,比傳統體育起伏更大。因為我們每一分鐘、每一秒發生的事情更多,經常會有特別逆風的比賽。一場比較難打的局面,突然一個選手,一個人殺了5個,那一波場面,解說員、論壇、評論席全部都爆炸了,所有人的情緒也是非常亢奮的。
現在電競主播比較火,我自己每周也有固定的頻率去做直播,直播內容是我自己打游戲,或者我跟別的職業選手、職業主播開聊。我覺得主播相比于解說員,整體風格和氣質就不太一樣,畢竟是解說員是專業的,是在最正式的平臺上,以一個官方身份給大家解說比賽,肯定是需要非常中立和專業的,不會說一些比較偏激的話。解說員的風格可以輕松一些,但是不能觸碰底線。
電競主播就比較自由,在自己的直播間里,可以娛樂性高一點,表演性強一點,夸張一些。但是作為官方解說員,第一條件就是中立,兩個戰隊絕對不能有偏袒,一定是五五開,在你面前就是兩個戰隊而已,沒有個人色彩。
主播的壓力在于,他們需要每一天都有那么長的直播時間,直播的題材、播什么內容,都要去創新,要做出跟別人不一樣、博眼球的東西。作為一個解說,壓力在于自己日常比賽是否能夠把全部的情緒或者專業度帶到這場比賽之中,我們最擔心一場很激烈的比賽,在自己的嘴里反而沒有那么精彩,會感到很愧疚。
我們也會看到很多觀眾的反饋,觀眾是最真實的,你講的好就會夸,你講的不好就會被罵,這些來自觀眾的即時反饋,是我們的壓力之一。你今天沒有表現好,犯錯了,或者是有一些判斷出錯,有口誤,這都是我們的壓力。
口述人:SK
職業:電競戰隊教練
我們也是競技體育,需要每天十幾個小時的枯燥訓練
幾乎和大多數職業電競選手擁有相同的經歷,我當初決定打職業的時候,家里極力的反對。父親有著自己穩定的事業,我本來應該按部就班的接班,但我仍是選擇走上職業電競這條路。
初入職業圈,我住過十幾個人一個屋的“宿舍”,也拿過并不穩定的收入,打過各種名不見經傳的小比賽,這一切都是中國電競早期的一個縮影。但隨著市場的擴大,電競產業逐步走入正軌,我的狀態、收入和俱樂部的運作模式都相對更加的成熟。
圖注:SK教練正在現場指揮比賽
2017年我選擇進入移動電子競技領域,成為了一名職業戰隊的教練。電競行業這些年的發展已經讓中國電競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如今電競行業整體的規模和當初我剛入行的時候簡直是天差地別,我的隊員們有了更好的俱樂部環境,有了更穩定的收入,也有了更加成熟的訓練體系和環境。我們的俱樂部有專門的訓練師、按摩師、后勤保障等等,這些齊全的配置可以讓隊員們安心的投入到訓練和比賽中來。
圖注:SK教練在和他的隊員們復盤總結,這就是他們的日常工作
電子競技之所以能被稱之為競技體育的一項,其實我們所從事的行業跟傳統體育項目沒有太多本質上的區別。我的隊員們也需要經過每天十幾個小時反復不斷枯燥的訓練,我們也有戰術分析,也會看錄像總結經驗,有完整的戰術體系,有明確的戰隊分工。
和足球這種傳統的競技體育項目相比,我覺得最大的區別是他們日常訓練更多的體能、人球結合的能力以及戰術素養,而我們更多的訓練游戲中的手速、臨場應變能力和不同角色的熟練度等等;足球運動員會經歷傷病,電競運動員也會有,很多職業選手都是因為傷病原因選擇退役的。
從事王者榮耀教練的這幾年,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這個行業人員更迭的速度比以前更快。行業的蓬勃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投身其中,但真正能成為一名職業選手的人卻少之又少,可以說是萬中挑一。
很多人會認為打游戲打得好就能成為職業選手,但實際上職業選手除了游戲打得好之外,還要具備成為一名職業選手的綜合素質,比如情緒管理、自我約束力等等。在這一點上,我們和其他競技體育的運動員也沒有太明顯的區別。
我的隊員們每天都會很努力的保持狀態、訓練和比賽,因為如果他們不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能很快就會被后來者替代。電子競技行業如今之所以可以快速的發展壯大,跟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的健全也是分不開的。所以電競行業這次被教育部納入就業指標,這對于電競未來人才的儲備有著更加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期作者:騰訊科技孫實、吳彬、關皓)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